2。间接目的: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工作步骤
1。教师将装有物品的神秘袋摆在工作毯上,对幼儿说:“我这里有一个漂亮的神秘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吗?”
2。请一名幼儿将手伸进神秘袋里,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3。利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活动:
命名:从袋子里取出摸到的物品,如一个苹果,向幼儿说明“这是苹果”,接着取出梨、香蕉、葡萄,并进行命名。
辨别:请回答或做出相应动作,“请你指一指哪个是苹果?”“香蕉在哪里?”“请你把梨递给我好吗?”
发音:指着不同的水果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
变化延伸
1。更换袋子中的物品,如几何立体等教具,让幼儿辨别物品的大小、形状等。
2。配合语音学习,进行辨音指物的练习,如“哪种水果名字的第一个字的发音有‘p’(葡萄)?”
错误控制
幼儿的辨音能力。
兴趣点
放在神秘袋里的物品。
注意事项
1。教师可用语气营造神秘的氛围,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其会喜欢从神秘袋中摸取物品。
2。如果幼儿一时回答不出问题,要引导他积极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
3。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幼儿的形容词,如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等。
图9-2-4
三、蒙台梭利语言领域书写预备部分教具操作活动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时期是运动机能的敏感期,它们能够很快地听从大自然在冥冥中所做的指示……我们必须找出书写机制定型的年龄,以便让它们能够很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建构起来……这当然不可能是指在小学里试着刺激其书写机制的时候,此时动作已经定型的小手已丧失了动作的敏感性,这双小手已错过了动作协调的良机。因此,我们必须回头去找那双动作协调却很柔软的幼儿的手。”
(一)工作名称:铁质嵌板
教具构成
1。铁质嵌板分两组,分别由5个曲线型图形和5个直线型图形组成,它们被放在两个基座上。
2。一个中等大的托盘,夹有纸张的纸夹,装有彩色铅笔的彩色笔筒,笔座。
工作前经验3。5岁以上。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
(1)学习怎样正确握笔;
(2)学习书写时正确的坐姿及动作要领;
(3)培养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和独立性。
2。间接目的:
(1)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2)掌握各种不同形状的名称;
(3)培养美感;
(4)为学习几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