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经验4。5岁以上。
操作材料数棒,2张工作毯,1~10的数字卡片。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感受量的合成概念。
2。间接目的:
(1)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2)为幼儿学习四则运算做准备。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散放数棒。
2。请幼儿按顺序将数棒排列好。取出10的数棒,问幼儿“这是几”,取出数卡10放在数棒旁;取数棒1放在10的下方,左端对齐,问“它是几”,取数卡1放在数棒旁;“1和几合起来是10,我们来数一数”,右手触摸计数“1、2、3、…、9”,取数棒9放在1的旁边,数卡9放数棒旁,观察“是一样长的”;将数棒1和9放在另外一张工作毯上,依次合成数棒2和8、3和7、4和6、5和5。
图8-2-1-4
3。将数棒10放在最上端,念读“1和9合起来是10……5和5合起来是10”(如图8-2-1-4)。
4。收回,结束。
变化延伸
1。数棒9、8、7等的合成。
2。可加入“+”“=”符号进行展示。
3。可配纸张工作。
错误控制补差排列完成后的长度。
兴趣点补差的过程。
指导用语
1和几合起来是10;2和几合起来是10;……一样长的。
注意事项
引入“+”“-”“=”符号时,要先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解释这些符号的意思。
第四次展示:数棒10的分解
工作前经验4。5岁以上。
操作材料数棒,2张工作毯,1~10的数字卡片。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感受量的分解概念。
2。间接目的:同本工作第三次展示。
工作步骤
图8-2-1-5
1。介绍工作名称,散放数棒。
2。请幼儿按顺序将数棒10的合成排列好,数卡摆放好,从左往右触摸数棒9和1,然后在数棒1移开的同时说“10拿走1是几”,依次进行“10拿走2是几”……拿走的数棒和数卡依次排列在工作毯的右下角(如图8-2-1-5)。
3。收回,结束。
变化延伸
1。数棒9、8、7等的分解。
2。可加入“-”“=”符号进行展示。
3。可配纸张工作。
错误控制幼儿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