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问题的发现,或者对于问题的批判,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如何去解决,思考的人,提出方案的人,比例则要小很多;基于现有条件和环境下的科学系统的方案,就更少,更不用说躬身亲验了。
陶行知谈到儿童教育重要性时认为,教育是一种需要,是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前世界属大人;以后世界属儿童。儿童不再读死书,儿童不再受人哄。少爷小姐是废物,贪图享福必送终。我们都是小工人,用脑用手来做工。娃娃好玩自己造,自扎风筝舞天风。拿起锄头与斧头,造个世界大不同,世事须从小儿意,不从儿意不成功。”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儿童教育是系统问题,具体解决办法,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来攻坚:
(一)儿童教育首先就是儿童解放
都说儿童是天使,“教育从儿童抓起”,但把“天使”的翅膀绑起来,把孩子们用成人世界的规矩、法则圈禁起来,却是我们集体无意识之下,多少年来一直在做着的事。
陶行知一直致力于打破禁锢。“我们认为儿童自有其伟大的生命。儿童们活泼的自然的纯洁的生命,绝非成人们能理解,更绝不容成人加以桎梏。我们应该发扬儿童的生命力,使其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对于儿童来说,无论是对其蓬勃的生命力,还是张扬的个性,能够做到不束缚、不阻碍、不打击,都是解放!
“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们的大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们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们的时间,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会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的事情。”
具体到操作层面,陶行知都给了我们非常明确可行的方法。
1。解放大脑
潜能开发,左右脑开发,我们看到多少如此这般或类似的字眼?面向儿童教育,我们当今有些教育者借着关键期或者敏感期的科学之名义,大肆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舶来概念,却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造成家长恐慌,然后孩子被束缚,进而丧失学习兴趣。解放孩子的大脑,方为当务之急!
当代儿童教育,在智力竞争上一直在变本加厉,比如英语、数学学习日趋低龄化,各类这秀那赛的门槛日益开放化、平民化。
其实,按照儿童生理与心理规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解放孩子大脑,是摒弃成人世界固有的观念、成见、曲解、幻想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最佳举措。
2。解放双手
现在的孩子,普遍自理能力弱。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劳动、自我服务、动手的机会非常少,倒是玩手机网络游戏的时间增多了。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只有把孩子们的双手从教辅题海、家长老师全方位立体式保姆般照顾,以及各种电子终端娱乐机械中解放出来,他们才能用这双稚嫩的手去触摸、体验劳动的尊严与生命的质感。
3。解放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方面我们要从生理学上说保护眼睛,把他们从电视、网络、手机等视觉媒体中解放出来,避免成为“机器控”或低头一族。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儿童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解放出来,避免他们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小书呆子,避免他们成为目光呆滞、思维僵化的下一代。
4。解放嘴
我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不让儿童多说话。大人说什么,儿童就听什么,听完照着做,这就是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中最受欢迎的“听话”的孩子。陶行知指出:“小孩子得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这针对许多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说长期压抑了儿童的表现欲、思维与创造能力。
高年级的儿童可以多表达,多讨论;小一些的孩子,也应该鼓励他们的童言稚语,引导并给予他们熟能生巧的机会。
5。解放空间
现在较普遍存在着因为安全等原因,将儿童的活动限定在很狭窄很有限的范围内。大有因噎废食,温室养花之嫌。
从教育的基本四要素(家庭、学校、社会、自我)之间的关系来看,儿童由于自身局限,其受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相关性很大。解放空间,即是加强环境联动,主动扩大儿童的视野,包括融入大自然,接触社会,与陌生人交流互动等。从儿童成长规律来说,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有利于生命活力得到张扬,创造力得以发挥。
6。解放时间
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儿童的课余在干什么?陶行知认为:“现在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太紧……把儿童的全部的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具体而言,学校应当真正地减负,少布置作业,特别是诸如大量重复抄写或强制背诵等机械的内容。把时间释放到自主阅读积累、体育锻炼、动手劳动或实践等方面去,同时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行行出状元”的共识和发展态势,才能真正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