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本 > 一制度的力量无规矩不成方圆(第2页)

一制度的力量无规矩不成方圆(第2页)

制度的“刚性”与文化的“软性”,两方面都要加强。

以海尔为例,在1984年张瑞敏接手海尔的时候,到处充斥着一种颓废的文化——员工领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在厂区打架骂人的、随便偷盗公司财产的、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比比皆是,之后,张瑞敏出台了海尔的第一个制度,这个制度只有13条,其中一条规定就是“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谈“创新”“服务”文化明显不合时宜。从13条制度出发,海尔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并形成今天的文化体系,并实现两者的结合,提出了著名的“斜坡球”理论,海尔也成为很多企业争相学习的标杆企业。

无论是先有制度、还是先有文化,在企业之后的发展中一定是企业文化和制度并存的,制度和文化是相伴而生。

一个企业的制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把那些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当然的东西列入了制度约束的范畴。强调“不许随地吐痰”的企业是好企业,还是差企业?

2。企业制度文化的作用

看职场

对企业制度流程的理解

每人应干什么——组织目标

每人怎样去干——组织执行

怎样才能干好——组织控制

怎样才算干好——组织考核

干好不好怎样——组织奖惩

“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来上班”是文化,而“打赤膊上班”,那是病人。

企业制度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制度文化的“约束性”。

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对员工的行为加以限制,这种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约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统一的要求。企业制度文化的“约束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如“进入设备区要戴安全帽、工作场所、电力设备区内不得吸烟”等制度,使企业制度文化具备了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特征。

(2)制度文化的“保护性”。

在企业行为中,为保护员工或者团体的应有权益,企业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对员工或团体应有的权益以及获得权益的途径、方式等加以规定。

(3)制度文化的“激励性”。

主要是指企业对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奖惩、企业经理人参加利润分配、员工持股制度等,使企业制度文化具备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特征。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既有讲感情的一面,又有机会主义的一面。所以,光讲感情,不讲制度,企业无法运行;光讲制度,不讲感情,企业还是运行不好。制度解决的是齿轮之间的咬合度问题,感情解决的是齿轮之间的润滑问题。

在企业组织中,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但制度确实不是万能的。在冷漠严峻的制度背后,必须是以人为本核心的文化支撑。

看职场

制度中的“文化”

1998年,万科北京公司的一个员工因为酒后驾车,车毁人亡。公司认为驾驶员是违章开车,与公司无关,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毁坏了公司的车辆,所以开会后决定不予追究也不予任何赔偿。可是死者的父母很激动,觉得不公平,干脆从外地到北京住下,天天到万科公司申诉和哭闹,一时北京万科尴尬无比。不巧的是,王石正好在那个时间到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死者的父母直接就奔到活动现场给王石跪下了。王石第二天就拿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从他个人工资里每月拿出1000元给死者的父母,他很动情地对那对父母说:“如果我在你们前面去了,我就让我女儿继续把钱给你们。”——这一决定引起万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王石的激烈争吵,他们认为最高决策人也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王石一拍桌子,勃然大怒:“那你说,人家就这么一个儿子,死了,你们不去安慰人家,还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到底该怎么做?!”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根本保证。企业精神所倡导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必须依靠制度的保证去实现,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使企业精神转化为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总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

3。好的制度造就好人——建立企业制度文化

图说文化

有一年,深圳华为总裁任正非去美国时恰好赶上下大雪,各家各户全部出来扫雪,根本不需要领导动员。任正非起初感叹美国公民的道德意识,后来才知道美国有一条规定,行人若在谁家门口摔倒,谁就要承担医疗费。任正非深有感触,“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是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组织。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就会让一些不良分子有机可乘,做出一些危害社稷、有损国民利益的坏事,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利的隐患。

换而言之,一个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也会让某些人乘机钻空子,给企业带来损害。有人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与奖赏类的正面强化手段相反,“烫”的处罚属于反面强化手段。

纪律是管理的基础,自觉性产生于对管理制度的长期遵守和执行之中。

拓展阅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寻找好制度的历史。有成功也有失败。人类寻找好制度的历史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17~19世纪英国运送犯人到澳洲,开始是按上船时犯人的人头给私营船主付费。私营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就不顾犯人的死活。每船运送人数越多越好,生存环境恶劣,加之船主克扣犯人的食物,囤积起来以到达目的地后好卖钱,使得大部分犯人在中途就死去。更残忍的是,有的船主有时一出海就把犯人活活扔进海里。英国政府为了降低犯人死亡率采取了多种办法,要么是成本高,要么效果有限。最后,英国政府不得不采用新办法,他们规定按到达澳洲活着下船的犯人的人头付费。于是,私营船主就千方百计地让最多的犯人活着到达目的地。后期运往澳洲的犯人的死亡率相当低,最低时只有1%,而原来最高时竟高达94%。英国政府发现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改变规则。

规则(或制度)一变,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每个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每个员工都无法脱离企业的制度环境。企业的制度建设或制度安排给员工所提供的工作空间。制度环境决定员工职业素质的养成,决定职业的价值取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