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就业与创业指导论文 > 三提升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的灵魂(第4页)

三提升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的灵魂(第4页)

案例分析

婚礼的创新

现在许多年轻人结婚讲排场,租用豪华车队,一场婚礼下来光租车费用就近万元。而青岛的一对新人张震和房俊,却创新思路,敢于尝鲜,在2011年11月13日婚礼当天,租用青岛交运集团温馨巴士公司的“中国红”双层观光巴士当婚车,这辆有创意的婚车不但吸引了大批路人驻足观看和祝福,而且被青岛市多家新闻媒体大篇幅地报道,既赚足了眼球,又节省了七八千元钱,还办出了有个性、有意义的婚礼,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第二,多向性,即善于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思考问题。多向性特点表明,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的发散思维、置换思维和迂回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素质的人应思路开阔,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能“思如潮涌”,思路越开阔、越流畅,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跨越性,即跃出常规,超越一般的逻辑推导规则或通常的实践进程,另辟蹊径走出新路。或跨越时间进度,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性;或跨越转换角度,省略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跳跃性。

第四,综合性,即能够综合地、全面地考察问题,并能够综合地使用各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形成于大量概念、事实和观察材料的综合;形成于对前人智慧的巧妙组合;形成于多种思维方式的交替、融合。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高级思维形式,是建立在多种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是人类多方面智慧的体现;创新思维又具有深刻性,是各种思维的最后升华,是突破性的质的飞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

(3)破除创新思维的枷锁

创新潜能,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创新思维已不仅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思维,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但创新思维又不是与生俱来的,离开了人的主观努力是进入不了创新境界的,所以,只有通过自己后天的不懈努力,学习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才能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先要破除阻碍创新思维的枷锁。

第一,破除从众型思维枷锁。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那些与他们互动的人,同许多人在一起,个人极易受到影响。因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正确的可能性更大。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人而怀疑、修正自己的判断。

从众心理发生在思维活动中,往往会扼杀创新。这是因为创新思维以求异性为主要特征。新思想必然与众不同。盲目趋同、随大流,不会有创新。即使产生了新思想,屈服于群体的压力,经不起大众的反对,不能持之以恒,也会最终放弃。因而,破除从众型思维枷锁,需要我们“慎对从众”。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需警惕从众心理可能会产生妨碍创新思维的作用。应当既要相信群众的智慧,认真对待众人的有关看法与做法,又要不受众人看法与做法的限制与束缚,勇于标新立异,敢于独树一帜,具有“反潮流”的精神。

第二,破除权威型思维枷锁。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威。社会的稳定有序往往基于人们对权威的崇敬及对权威的必要服从。然而,如果把权威绝对化、神圣化,对权威的崇敬就会变成对权威的迷信和盲目推崇。权威型思维枷锁就是由此产生的。主要表现为: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观点论是非,一切以权威的观点为最高准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了保持创新思维的活力,必须要破除头脑中的权威型思维枷锁。

第三,破除经验型思维枷锁。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积累大量的经验。经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条件下,人们可以凭借经验指导相同情况下的活动,以提高效率。其次,经验是理论的基础。但是,经验又具极大的局限性,由于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的经验,还是集体的经验,一般都会不可避免地具有只适合于某些场合和时间的局限性。因此,一般来说,以往正确、成功的经验常常有可能会落后于客观情况的发展,从而妨碍和束缚人们的创新思维,成了创新思维的枷锁。破除经验型思维枷锁的关键是冲破经验的狭隘眼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因为理论思维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比经验思维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第四,破除书本型思维枷锁。

书本知识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书本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起跑点”。另一方面,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已有的某些知识会显得陈旧过时,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错误。这时如果盲目迷信书本,唯书本是从,无视活生生的现实,就会禁锢思想,书本知识就成了创新思维的枷锁。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曾经说:“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下一步,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题更重要,它往往成为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分水岭。”破除书本型思维枷锁的途径在于增长运用书本知识的智慧;尊重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善于超越有限的专业领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空间。

(4)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的方法多种多样。广义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指在创新思维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一切思维方法。它不仅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而且也包括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等众多的哲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一般所说的创新思维方法都是狭义的,主要是指直接服务于酝酿和产生创新设想的创新思维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一,发散思维。

又称多向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以解决某个问题作为轴心,沿着多个方向去思考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可以使人的思路活跃、思维敏捷,不仅办法多,而且新颖,考虑问题周全,能提出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特别是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或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所以发散思维在创新中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其要点是:首先,遇事要大胆地敞开思路,不要仅仅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其次,坚持思维的独特性是提高发散思维质量的前提,重复自己脑子里传统的或定型的东西是不会发散出独特性的思维的。

第二,逆向思维。

就是从事物现存的关系(包括性状、过程、因果等各种关系)的反面、反方向来分析问题、指导行动的思维方法。在创新过程中,遇到难题,有时从正面不易突破,就改从相反的方向去探求,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因此而有新发现、新创造。

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提升人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看到事物正面的同时,及时地、自觉地看到事物的反面,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

第三,类比思维。

就是借助于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关系,从一个一类对象的已知属性推导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对应的未知属性,从而提出创新的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从来不是死记硬背某些公式和定理的人,而是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路开阔的人。

类比思维可以让我们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科学史上的很多发现、发明,往往就发端于类比思维方法。德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曾说:“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有效的类比必须是深刻的类比。为此,一是要注意类比所依据对象间的相同属性本质上的相似以及已知属性与未知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二是要尽量增加所确认的相似或相同属性。类比越深刻,比较的相似或相同属性越多,结论就越可靠,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现代社会,随着日常创造的增加,类比思维的作用尤其得到重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训练自己的类比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第四,灵感思维。

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在长期思索和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触发信息的激发下,在意识中突然闪现出对问题的领悟和理解的过程。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头脑中丰富的信息储备和长时间的积极思考,是灵感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灵感是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人人都能自觉加以利用的创新思维方法。灵感思维的作用就是促使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完成创新、创造过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促使创新、创造的成功。灵感思维往往是不受控制、突然来临而又转瞬即逝的。若稍不留意,很容易痛失良机。所以,要善于培养和捕捉灵感。

各种创新思维方法不是孤立的,同学们在实践中要学会真正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创新实践的发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