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题库 > 第一课 日常生活沟通(第2页)

第一课 日常生活沟通(第2页)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几乎人人皆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最频繁的关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一)如何与老师沟通

1。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接受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老师,会令自己敞开胸怀,甚至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而不接受老师,则使自己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

尊重老师。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老师应注意尊重学生,学生更要尊重老师,如见到老师问声好、上课认真听讲、不给老师起绰号等。尊重老师,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学生越是尊重老师,越能激发老师教的**,越能把真才实学教给学生。

小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知道有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等程颐醒来,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点评: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游、杨二人拜师、尊师,顶严寒、立雪于恩师程颐门外成为尊师之表。

有同理心。有同理心要求学生能站在老师的立场和角度去了解老师的心情,思考问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老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老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学生也要设身处地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与老师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老师感到学生是理解自己的。如此,师生的沟通才会有效。

2。与老师沟通的方式

课堂交流。学生上课时应不失时机地与老师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的话,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沟通的过程中,一个清浅的微笑,一个专注的眼神,一个微微的点头,一个简单的提问(含字条式的提问),一个积极的应答以及集体互动式的讨论等,都可以是友好、亲近、信任的交流。

课下交流。学生可以利用课间及业余时间加大和老师的非正式交往。操场上、过道里的相遇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好机会,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师生沟通的好话题,作业、信件、短信、电话、邮件及QQ聊天等都是师生沟通的好形式。如此,学生才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上课以外的另一面,师生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师生间的沟通也就变得更顺畅了。

3。与老师沟通的禁忌

举止失敬。在老师面前行为失当,故意怠慢老师,或认为老师教书是本分,用不着什么礼节礼貌等,这会给师生关系蒙上一层阴影;而对老师最大的不敬,就是不好好学习。试想,一个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如果得到的是学生的不好好学习,那么他必定产生失落,甚至失败之感。

苛求老师。人无完人,老师也一样。老师的知识面再广博、阅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如果老师观点不正确,如果老师太严厉,如果老师喜欢摆架子,身为学生,不可过于苛求,不能以偏赅全,应该有所体谅和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谦逊的态度。当然,如果发现老师有缺点,可真诚地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来。

傲慢无礼。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相处时都不要傲慢和无礼,只有缺乏修养的人才会表现出这些行为。傲慢的老师征服不了学生的心,走进不了学生的心灵,而无礼的学生也无法走近老师、了解老师。

小看板

与不同类型的老师沟通

1。与德高望重型的老师沟通

这种老师心胸宽广,可以容得下你的幼稚和个性。与他们沟通时,你可以尽情发挥,在礼貌的前提下,有什么说什么,不必顾忌,但不可谈些低俗的东西。

2。与自尊自大型的老师沟通

与这种老师沟通,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当面提出任何异议,哪怕他再三强调希望大家提出意见,也不要提,有意见可以保留,有难题自己查资料是最好的选择。

3。与小气而又爱面子型的老师沟通

这种老师常常想让你做某件事,而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如果这时你不想做,最好的办法是装糊涂;如果你觉得应该做,并期望帮助老师做这件事来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应明确遵照其意图,主动去做。

(二)如何与同学沟通

1。与同学沟通的技巧

彼此尊重。尊重是处理好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基础,同学关系也不例外。同学关系不同于亲友关系,它不是以亲情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亲友之间一时失礼可以用亲情来弥补,而同学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学校为纽带的,一旦失礼将难以弥补。因此,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

和睦相处。学习期间,同学们朝夕相处,有的时候,不仅同在一个班学习,而且还居住一室一同生活,因此,彼此间的摩擦、矛盾、误会等在所难免。如果出现摩擦、矛盾,彼此间不可过于计较,要宽容大度,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双方出现误会,应主动向对方说明,不可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学会道歉是保持同学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互帮助。同学有困难,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对力所能及的事应尽力帮忙;对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的困难、家庭的贫困,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给予热情的帮助。

共同进步。同学间相处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彼此支持、相互鞭策。不应当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更不应当互相搞封锁、动心计,甚至有意阻碍对方的正常进步。同学间应以开放的心态相互鼓励、公平竞争,这样才能促进个人的进步,实现共同的提高。

2。与同学沟通的禁忌

不议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往往与个人的名誉相关,背后议论他人的隐私会损害他人的名誉,引起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因而是一种不光彩的、有害的行为。

不说长短。同学间相处要谨言慎行,在背地里说长道短,这是同学间最忌讳的事。听到闲言碎语后,正确的做法是,自己不传、不说,听别人说,要认真分析真伪,不轻信,更不可再向别人传播。

不占便宜。同学间会发生相互借钱、借物或馈赠礼物等物质上的往来,但切忌马虎,要记得清楚,还得及时。在物质利益方面,无论是无意或者是有意地占对方的便宜,都会在对方心理上引起不愉快,从而降低自己的人格。

不无分寸。同学间,即使是关系要好的同学间,说话也要注意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不说侮辱人格的话,不说不文明的话;不可一高兴就信口开河,一生气就暴跳如雷。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看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