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方式通常有书面、电话和口头邀请等。正式宴会一般提前一周至两周制发请柬,请柬上要将宴请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形式等写清楚,若有着装、回复及其他特殊要求也要注明。请柬信封要工整地写上被邀请人的姓名和职务。请柬发出后,应及时落实出席情况,以便调整席位。
小贴士
请柬最好亲手送达,托人转递是很不礼貌的。请柬如果是放入信封当面递送,要注意信封不能封口,否则造成又邀客又拒客的误解。
7。拟订菜单
宴请的菜单,要根据宴请的规格“看客下菜”,以主宾的口味喜好和禁忌而定,要注意尊重宾客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也要突出特色和文化。整桌菜谱应有冷有热,荤素搭配,营养平衡,主次分明。正式宴会上,菜单至少每桌一份,规格高的也可每位一份(如国宴),菜单可给客人留作纪念。
小故事
巧取菜名同胞情
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当晚,汪道涵宴请辜振甫一行。晚宴的9道菜,巧用菜名嵌入对台湾同胞的骨肉情:乳猪与鳝片取名情同手足,乳酪龙虾取名龙族一脉,琵琶雪蛤膏取名琵琶琴瑟,董园鲍翅叫喜庆团圆,木瓜素菜叫万寿无疆,三种海鲜叫三元及第,官燕炖双皮奶叫燕语华堂,荷叶饭叫兄弟之谊,水果拼盘叫前程似锦,9道菜名连在一起就是:你我“情同手足”,同是“龙族一脉”,今夕“燕语华堂”“琵琶琴瑟”和鸣,谱一曲“喜庆团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海峡两岸的“兄弟之谊”能“前程似锦”“三元及第”。汪老的智慧与心意令全场叹服。
点评:
一份精心准备的菜单不但可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传达主人的深情厚谊。
8。布置现场
宴会成功与否,环境和气氛至关重要。宴请环境的布置,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形式。一般宴请场所的布置应整洁、舒适,装饰可视情况而定,但格调要高雅;官方正式宴会的布置,应该严肃、庄重、大方,不宜用霓虹灯作装饰,可用少量鲜花、盆景、刻花作点缀;若安排席间演奏,应轻缓舒柔。
9。安排席位
在宴请活动中,席位的排列往往关系到来宾的身份以及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正式宴会中,国际惯例和本国的礼宾次序是宴请席位排列的主要依据。无论何种规格和形式的宴请,安排席位时都应以主人为中心,把主宾置于最尊贵、最显要的位置上。
安排好席位后,主人应在请柬上注明宾客所在的桌次和席次,在餐桌上放置桌次卡和个人姓名席次卡,也可以安排好专门的引位员引导来宾就座。
小贴士
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两种文字书写,我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座位卡的两面都应书写赴宴者姓名。
(三)赴宴的礼节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的教养只需看他的吃相就行了。对于赴宴者来说,注意从入宴到告辞的礼节,这既是个人素质与修养的表现,也是对主人的尊重。
1。应邀赴宴
一旦接到邀请,无论是否接受对方的邀请,都应及时、礼貌地给予答复,以便主人安排。若遇特殊情况而不能出席,应婉言解释缘由,并表示歉意(包括登门致谢、致歉)。一旦接受邀请,不可随意变动。
2。修饰仪表
出席宴会前,应稍作打扮,做到整洁、优雅。参加正式宴会,要穿正式的服装,一般男士穿深色西装,女士穿旗袍或礼服。请柬上有着装要求的,要按要求穿着。
3。按时抵达
按时出席宴会是最基本的礼貌。赴宴者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惯掌握好时间。西方习惯正点或晚一两分钟到达;我国的习惯是正点或提前两三分钟抵达。抵达宴会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主动向主人问候。
4。文明入座
进入宴会厅前,应先知道自己的桌次与座次。若未设坐席卡,稳妥的做法是待主人请入座时,方可入座。落座时,应从坐椅的左侧入座。若邻座是长者、女士,应主动为其拉开椅子,协助其入座。
5。文雅进餐
(1)举止
当一道菜端上时,应等主人邀请,主宾动筷后方可进食。取菜时,不要一次盛得过多,也不要拒绝一道菜一点不取。可向别人推荐菜肴,但不可为人布菜。
坐姿要端正,俯身趴在餐桌上,或将双臂支在餐桌上,都是失礼的行为。双手不宜放于邻座的椅背或餐桌上。不要在餐桌上当众补妆,梳理头发或整理衣饰,除非主人示意,否则不可解开衣扣或脱下衣服。
(2)交谈
宴请的目的主要在于交际,就餐期间,静食不语是不礼貌的。就餐时,要适时与同桌的宾客交谈,交谈内容应健康、愉快、有趣,交谈的对象尽量要广泛,交谈的音量要适中。与人交谈时应放下手中餐具,暂停进食,不可边吃边说。
6。礼貌敬酒
当主人向宾客敬酒时,宾客应起立回敬。敬酒时,应右手持杯、左手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对方。敬酒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饮酒过量,以免失言、失态。当不愿或不能喝时,主人或服务员前来斟酒,只要说“不用了,谢谢”,伸出手轻轻地遮在杯上即可,千万不要手捂杯口或倒扣酒杯。对不善或不愿饮酒的来宾,敬酒时不可强求。
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交谈,注意倾听。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