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一课 见面礼仪(第3页)

第一课 见面礼仪(第3页)

递送名片的顺序没有太严格的规定,一般是职位低者、来宾、晚辈、男性先向职位高者、主人、长辈、女性递名片。在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按照职位由高到低或由远而近的顺序依次递上。

(4)礼貌接受

接受别人递过来的名片时,应起身站立双手接过,道声“谢谢”。接过名片后,要从头至尾认真看一下,有意识地重复一下对方的单位名称、主要职务以及其他尊贵的头衔,以示重视。

小看板

名片的流变

中国是名片的故乡,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帖来通报姓名了。但那时还没有纸张,所以当时的名帖是削竹木而成,上书自己的姓名,西汉时称作“谒”,东汉时则称作“刺”。汉代以后,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开始用纸作名帖了。唐宋时,改为“名纸”“门状”“门启”等名,元代又称为“拜帖”,明朝时叫做“名帖”,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的称呼。

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者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者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古代名片与近、现代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

3。名片置放

随身携带的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夹、名片包里,名片夹一般放在上衣口袋或公文包里,不要随便放在裤兜、钱夹、提包里。接过他人的名片,应将其放入名片包、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千万不要乱扔、乱放。

小看板

名片的礼仪功能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国际社交场合,人们往往在社交名片的左下角写上法文缩略语,以表示慰问、鼓励、感谢、祝贺等。

p。c。“谨唁”,凭吊、追悼时使用;

p。f。“祝贺”,庆祝节日时使用;

p。m。“备忘”,提请对方注意某事时使用;

p。r。“谨谢”,接受礼物、款待、祝词后,或者收到别人庆祝、吊唁之类名片后使用;

p。p。“介绍”,向对方介绍某人时使用;

p。p。c。“辞行”,调离、离任时,向同事告别时使用;

p。p。n。“慰问”,问候病人时使用;

p。f。n。a。“恭贺新年”,新年祝福时使用。

三、握手与鞠躬

(一)握手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使用最普遍、最频繁的一种见面礼,常用于表示欢迎、祝贺、慰问、感激、惜别等意思。握手虽简单,但握手的方式、时间的长短、用力的大小、面部的表情等,往往传达出对他人的态度。

小看板

握手的起源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表示友善的行为习惯沿袭下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在中世纪,骑士们征战时要披甲戴盔,除两只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想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一下右手。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手礼。

1。握手的顺序

握手的顺序应根据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及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握手的主动权掌握在“尊者”手里。具体来说职位高者、长辈、女士、主人、已婚者先伸手,职位低者、晚辈、男士、客人、未婚者后伸手。

与多人握手时,应采用由尊到卑或由近及远的次序依次进行。

握手的顺序在不同的场合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公务场合握手的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身份、地位;而社交休闲场合则优先考虑双方的性别、年龄和婚否。

小贴士

社交中要特别注意主客关系的握手顺序。客人来访时,主人应先伸手表示热烈的欢迎;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表达衷心的谢意,切不可弄反有失礼貌。

2。握手的方式

(1)表情

握手时,要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毫无表情或表情呆滞、冷淡,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会引起对方的不悦、猜疑,造成不信任感。

(2)姿态

伸出右手,彼此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上身略向前倾,四指并拢微向内曲,拇指张开,双方虎口相触,放下拇指,手掌相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