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二课 服饰得体(第1页)

第二课 服饰得体(第1页)

第二课服饰得体

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从外表上能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多种信息,也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及其对生活的态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得体的服饰,对于美化人的仪表、改善人的气质、完善人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小看板

赖斯的“穿”

2006年10月,朝核危机升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的决议。美国国务卿赖斯为此展开了东亚之行。这次访问中,赖斯可以说把服装“穿”到了极致。

日本是美国东亚地区最紧密的盟国,时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刚刚上任,赖斯此行便把第一站选在了日本。见安倍时,赖斯穿了一身灰色的裤装西装,上衣领子形成一个尖利的锐角。赖斯如此穿着,一方面,不希望一见面就抢了日本新首相的风光,在颜色上有所克制;另一方面,硬硬的衣领似乎也不忘提醒安倍“该硬的时候得硬”。此后,赖斯到韩国见卢武铉时,穿的也是同一身衣服。

这之后,赖斯来到了中国,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她脱下访问盟国的装扮,而换上一身抢眼的紫色套裙。一时装设计师认为“紫色在中国是象征典雅和高贵的颜色,是考虑到对方看法的举动”。

一、着装的原则

服饰因人们的喜好及打扮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成就了五彩斑斓的服饰世界,但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及审美心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循。

(一)个性原则

着装个性的原则,要求着装者在选择服饰时应符合自己的年龄、体型、职业、性格和身份等,隐丑扬美,突出个人独有的风格和魅力。

1。与年龄、体型相符

中山装在中老年身上,显得成熟、稳重,在青少年身上未免有老气横秋之感;超短裙、白长袜在少女身上显得天真活泼,若在少妇身上则有轻佻之嫌。偏胖偏瘦的人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欠美之处凸显。

2。与职业、身份相符

教师着装若过分前卫、时髦,就会有失庄重,青年学生若装扮得过于成人化,则会有失纯真活泼;商场女经理穿着可鲜亮、夸张、艺术些,而政府部门的女局长着装则应端庄、稳重、干练。

(二)配色原则

服饰的美是款式美、质料美和色彩美三者完美统一的体现,形、质、色三者相互衬托、相互依存,构成了服饰美统一的整体。其中,色彩美最先引人注目,因为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最快速,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服装色彩搭配有多种,主要的有同色搭配、相似色搭配、主色搭配等。

1。同色搭配

即由色彩相近或相同,明度有层次变化的色彩相互搭配造成一种统一和谐的效果。如墨绿配浅绿、咖啡配米色等。在同色搭配时,宜掌握上淡下深、上明下暗。

2。相似色搭配

小贴士

运用相近的色彩搭配,应遵守服饰礼仪的“三色原则”,即在正式场合,服饰的色彩在三种以内比较协调,而不应超过三种颜色。色彩学把色环上大约九十度以内的邻近色称为相似色。如蓝与绿、红与橙。相似色搭配时,两个色的明度、纯度要错开,如深蓝色和浅绿色配在一起比较合适。

3。主色搭配

主色搭配指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和主色,相配于各种颜色,造成一种互相陪衬、相映成趣之效。主色调搭配如选色不当,容易造成混乱不堪,有损整体形象,因此使用的时候要慎重。

(三)T。P。O。原则

T。P。O。是英文Time、Place、O三个词首字母的缩写。T代表时间,P代表地点,O代表场合。着装的T。P。O。原则要求人们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三个因素。

1。时间原则

时间泛指早晚、季节与时代。时间原则是指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时代应穿不同的服装。如服装有日装与晚装之分,日装要求轻便、舒适,晚装则要求艳丽、华贵,且可适当祼露,因此,日装、晚装不能颠倒。

2。地点原则

地点原则指着装要与环境相协调。穿泳装出现在海滨、浴场,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如果穿着它出现在商场、街头则令人哗然。

3。场合原则

场合原则指着装要与场合气氛相和谐。一般而言,公务场合,着装要传统保守;社交场合,着装要时尚个性;休闲场合,着装要舒适自然。

小故事

白色的西装

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率团结束了对印度等国的访问,准备前往柬埔寨。这时,周总理获悉柬埔寨苏拉玛里特国王逝世,立即命人发电致哀,并决定按原计划访问柬埔寨,同时周总理向北京发出紧急指示,为代表团全体成员赶制一身白色西装。当到达柬埔寨时,以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身着清一色的白色西装,友好肃穆地走下飞机,西哈努克亲王看见中国代表团如此着装,不禁大受感动。

点评:

这是周总理第一次访问柬埔寨,却与西哈努克亲王立刻建立起很深的私人友谊。这说明了人们的服饰在社会交往乃至外事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