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二课 礼仪(第2页)

第二课 礼仪(第2页)

苏格拉底说:“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您须贡献您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可见人与人交往时,真诚是首要原则。

诚于中,形于外。心中有“礼”,言行才能有“礼”。真诚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最宝贵的品格,也是礼仪最基本的特性和最基本的要求。真正的礼仪是发自内心对人真诚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并用自然得体的言行表达出来的行为。任何虚伪的、做作的、表里不一的甚至是笑里藏刀的行径都是对礼仪的曲解和玷污。

小故事

周总理探望罗杰斯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但就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将要发表的前夕,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对已达成的协议草案表示不满。周恩来总理决定亲自去拜访罗杰斯国务卿及其助手们。

当周总理来到罗杰斯下榻的饭店时,发现这位国务卿被安排在第13楼。周总理紧蹙眉头:“怎么安排在13层,西方人最忌讳13……”周总理来到罗杰斯的套房前,只见罗杰斯手下官员正在发牢骚,见周总理来了,才戛然而止。周总理和罗杰斯亲切握手,真诚地说:“国务卿先生,我受毛泽东主席委托,来看望您和各位先生。这次中美两国打开大门,是得到罗杰斯先生主持的国务院大力支持的。这几年来,国务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尤其记得,当我们邀请贵国乒乓球队访华时,贵国驻日本使馆就英明地开了绿灯,说明你们的外交官很有见地……”

周总理一番真诚的话,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打动了罗杰斯。他转怒为笑:“总理先生也是很英明的。我真佩服您想出邀请我国乒乓球队的招儿,太漂亮了!一下子就将两国疏远的距离拉近了。”

“有个很抱歉的事,我们疏忽了,没有想到西方风俗对‘13’的避讳。”周总理转而风趣地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一个人怕鬼的时候,越想越可怕;等他心里不怕鬼了,到处上门找鬼,鬼也就不见了……西方的‘13’就像中国的‘鬼’。”

众人哈哈大笑,周总理也跟着笑了。

点评: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周总理的真诚,不仅消除了眼前的尴尬,而且使他的美国同行深表钦佩。

3。宽容原则

古人云:“有容德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外显。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个人经历、文化、修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宽容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善解人意,有容人之雅量。

小故事

三顾茅庐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失望而归。

回去后,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亮。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地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您。”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刘备宽广的胸襟、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决定离开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

点评:

刘备三请诸葛亮如果没有容人的雅量、豁达的心胸,就不会有三分天下的格局。

4。平等原则

以礼相待是礼仪的核心内容。平等原则是指尊重交往对象,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国籍、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人际交往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礼尚往来”,便是如此。平等原则是现代礼仪区别于传统礼仪最主要的原则。

小故事

华元的失败

春秋时期,郑国进攻宋国。宋国派大将华元率军迎敌。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们,却没有分给为自己驾车的羊斟吃。开战后,羊斟恨恨地对华元说:“以前分羊肉,是你做主。今天的事,是我做主。”说完,驾着车子一直驰入郑军中。结果,华元被俘,宋军大败。华元也许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毁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车夫手上。因为他不懂得放低姿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道理。

点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虚谨慎。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不宜怠慢。这不仅是修养,也是一种进取和自保的智慧。

5。自律原则

礼仪不同于“重在他律”的法律,而主要在于自律。自律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施行礼仪的基本保障。自律原则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古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礼仪自律的具体要求。

小看板

生活中的自律

黄色制品,不看为好;靡靡之音,少听为妙;粗鄙之言,少说为佳;越轨之事,不做为安。要有挡住**的毅力,而且要明白:事不三思,恐怕忙中有错;气能一忍,方知过后无忧。用理智战胜感情冲动,用礼仪制约越轨言行。

6。适度原则

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适度原则要求运用礼仪时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恰当处理,要注意技巧,把握分寸,认真得体。凡事当止即止,过犹不及。做得过了头,或者不到位,都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敬人之意。古语云,“礼过盛者,情必疏”,如握手时,毫不用力是失礼,用力过大同样是失礼。

小贴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