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课本 > 第二课 不同国家和地区礼俗(第3页)

第二课 不同国家和地区礼俗(第3页)

(1)见面礼仪

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一般都行握手礼。华人见面时鞠躬、作揖或握手;马来人见面时则先相互接触双手,再把手收回到自己的胸前;印度人见面先合十放胸前,微微闭目、欠身。西式的拥抱和亲吻礼不大受新加坡人欢迎。

(2)仪态礼仪

公共场合不许吐痰、乱丢纸屑、烟头,不准抽烟;如果有违规者,不仅要重罚,还要鞭打。使用公厕后主动抽水冲洗,否则被认为是违法的。

2。衣食礼俗

(1)服饰礼仪

在政务活动和商务交往中,新加坡人的着装都非常讲究。男士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深色西裤和打领带;女士则穿套装或深色长裙,在国际交往中,则按照国际惯例穿深色的西装和套裙。在日常生活里,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的穿着打扮往往各具其民族特色。

(2)饮食礼仪

新加坡多为华人,喜欢米饭和各种生猛海鲜,对于面食不太喜欢。口味清淡,偏爱甜味。粤菜、闽菜和上海菜很受欢迎。

小贴士

在新加坡华人看来,“3”表示“升”,“6”表示“顺”,“8”表示“发”,“9”表示“久”,都是吉祥的数字;最受他们喜爱的吉祥字是“囍”“福”“吉”“鱼”等;最受他们欢迎的吉祥画是表示“平安”的“苹果”、表示“和平”的“荷花”、表示“力量”的“竹子”、表示“幸运”的“蝙蝠”等。

3。习俗禁忌

新加坡人喜爱红色,视黑色和紫色为不吉利的颜色;不喜欢数字“4”和“7”,在华语中,“4”的发音与“死”相同,“7”则被视为一个消极的数字;交谈中不要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在许多公共场所,穿着过分随便者,比如穿牛仔装、运动装、沙滩装、低胸装、露背装、露脐装的人,往往被禁止入内。

(四)印度

图6-5印度泰姬陵

印度的正式名称是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46%左右。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印度是一个讲礼节的民族,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共存的国度。

1。社交礼仪

(1)见面礼仪

在印度,人们所行的有合十礼和拥抱礼,若迎候嘉宾,则往往敬献花环,并套挂在客人的脖子上。印度也流行握手礼,但在一般情况下,印度妇女仍不习惯同异性握手。

小看板

印度三种较有特色的见面礼节

一是贴面礼。它流行于印度的东南部地区。具体的做法是:与客人相见时,将自己的鼻子与嘴巴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且用力地吹气,同时还要口中念道:“嗅一嗅我。”

二是摸脚礼。它在印度是一种礼遇极高的见面礼。具体的做法是:晚辈在拜见长辈时,首先弯腰用右手触摸长辈的脚部,然后再回摸一下自己的前额,以示用自己的头部接触对方的脚部。

三是举手礼。它是合十礼的一种变通。当一手持物,难以双手合十时,则举起右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向交往对象致敬。与此同时,还需问候对方:“您好!”

(2)拜访礼仪

到印度人家做客,进门一定要先脱鞋,再鞠躬,最后行合十礼;做客时,可带水果和糖果作礼物,或给主人孩子们送点礼品。

2。衣食礼俗

(1)服饰礼仪

印度人着装朴素、整洁。在一般场合,印度男子的着装是上身穿一件“吉尔达”,即一种宽松的圆领长衫;下身则穿一条“陀地”,即一种以一块白布缠绕在下身、垂至脚面的围裤。在极其正规的活动中,会在“吉尔达”之外,再加上一件外套。印度女子的服装是纱丽,即将一大块丝制长巾披在内衣之外,好似一件长袍。纱丽色彩鲜艳,图案优美。印度女子习惯在自己的前额上用红色点上一个“吉祥痣”。过去,它用于表示妇女已婚,而今则主要用于装扮。

(2)饮食礼仪

印度人以米饭为主食,油炸薄饼和烙的薄饼也很流行。口味喜甜、偏辣。喜欢喝白开水和红茶。咖喱粉是饭菜离不开的调料。印度人吃素食者较多,且等级越高,食荤越少。绝大多数印度人不吸烟,也不怎么喜欢饮酒。印度人用餐时,一般不用任何餐具,而习惯于用右手抓食。

小贴士

在印度,人们从不会有点头的动作。如果是表示赞成,就会将头左右摆动;如果持否定态度,则会将头左右转动。

3。习俗禁忌

印度教徒视牛为“圣兽”,敬牛、爱牛,不打牛、不杀牛、不食牛肉、不使用牛皮制品,不喜龟、鹤及其图案。黑色、灰色和白色被视为消极的、不受欢迎的颜色。印度人视“1”“3”“7”为不吉利数字。忌用左手接触别人,或拿东西、接东西、传东西、递东西等。在印度,当众吹口哨乃是失礼之举。

(五)泰国

图6-6泰国曼谷

泰国的正式名称是泰王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中南半岛的中南部。泰族为主要民族。95%的居民信仰佛教,国家将佛教定为“国教”。泰语为国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