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课本 > 第三课 通联礼仪(第4页)

第三课 通联礼仪(第4页)

2。平等待人

在网络上大家都是以普通网民(网友)身份出现的,人格是平等的。在聊天中,忌讳侮辱对方人格,绝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尤其对异性网友更不能口无遮拦、出言不逊。一般不要追问涉及对方隐私的问题,如果有必要想知道对方的情况,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如果对方不愿意回答,也不要继续追问。

小贴士

如果你很忙,就不要在线,可以设置一个忙碌或隐身状态。

3。慎用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上使用的非正式语言,它常由数字、字母、谐音等方法构成,深受年轻网民的喜爱,有的甚至进入了人们日常交流之中,如“GG、MM”“斑竹”等。网上聊天时,适当地使用网络用语,可以张扬个性,使聊天更有趣味。但应根据对象和场合谨慎使用。如面对新手或老者,网络用语还是少用为妙,以免对方不解进而导致交流受阻;若聊天事关公务等严肃内容,还是规范用语较好,能体现交流的严肃性;一些带有黑话或色情的网络用语切忌使用,以维护网络用语的文明。

4。表情得体

得体地使用QQ表情、图片、动漫等,可以使聊天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尤其是自制的图片更能体现个性、提高品位。但是,在使用表情图片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话题、情景和气氛的图片。多使用祝福的表情图片;忌用带有侮辱性、低级下流的表情图片;表意不明、容易造成误解的表情图片也尽量不要使用。

小看板

聊天礼仪之“十不准”

一不准,上线不问身体好;二不准,忘掉自我做介绍;三不准,直接问人姓和名;四不准,脏话随口来骂人;五不准,聊天没有奔主题;六不准,错字连篇来唬人;七不准,多人聊天忙和急;八不准,聊天随便接信息;九不准,下线不爱说再见;十不准,关QQ时不留意。

四、书信礼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是人际交往中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现代社会尽管电话、网络日益普及,但手写书信这种“带着体温的文字”因其情感表达的特殊性,仍是人们重要的社交工具。

作为社交的一种重要工具,书信在形式上有很强的礼仪性。无论是书信主体的书写还是信封的使用,都有一套完备的礼仪程式。

(一)信文礼仪

信文,也叫笺文、信囊,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一般由称谓、问候、正文、祝词、落款等构成。

[例文]

亲爱的妈妈:

您好!近来身体还好吧!

开学已有一个月了。因为是新生入学,又是军训,又是专业介绍,因此一直也没有给您写信,请您原谅。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圆了大学梦,成为一名大学生。现在,在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里学习和生活,我感到非常高兴。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新奇感,这里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想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我一定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成长为一名有用的人才。

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我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食堂的饭菜也很可口,这里的一切都很好,请您放心。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妈妈要注意身体噢。

此致

敬礼!

儿:浩宇

××××年××月××日于宿舍

又及:上学时,走得匆忙,把篮球服忘在家了,请妈妈抽空给我邮寄过来!

1。称谓

称谓是对收信人的具体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称谓应遵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要兼顾收信人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及双方彼此关系。

2。问候

问候是对收信人的问候,在称谓语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典型的是“您好”“节日好”等。为表尊重,问候一般不允许省去。

3。正文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在问候语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根据实际需要,正文可分成数段。原则上,一件事情另起一段,以便层次清晰,便于阅读。

4。祝词

祝词是正文之后向对方表达良好祝愿的话。它依据对象、内容、场合、时令等具体情形选择词语,多采用专门的习惯用语,如“此致,敬礼”“祝学习进步”“敬祝安康”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