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性原则要求沟通的具体方式、方法设计应简单明了,沟通应采用最短的沟通渠道或路径,沟通内容的编码及解码应简明扼要,防止将简单的信息人为地复杂化,致使沟通双方无法准确互相理解。简明性原则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
小故事
最短的演说
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首推1793年华盛顿的演说,仅135个字。
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只有十个句子,他的演讲重点突出,一气呵成。
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演讲词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当今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措辞委婉,内容精辟。
点评: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四)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要求沟通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应具有连续性。我们所处的沟通环境是在不断运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而会不断产生出新的信息。只有对这些不断更新的信息连续地加以收集和加工,传递完整的信息而非片面的信息,才能实现沟通目标,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小故事
答案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恩·凯迪博士,已教了20年书,每学期他在上第一堂课时,总是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四和二。
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
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
有的说:“六。”他摇头。
有的说:“二。”他摇头。
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八。”他也没点头。
学生一阵纳闷,凯迪博士才说:“你们根本还没问这是个什么题目?是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你们不了解问题,又怎么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呢?”
点评:
生活中,我们常常亦是如此,在信息还没有收集完全、问题还没弄清楚之前,就急忙下结论,做出似是而非的判断,如此怎能得到最正确无误的答案呢?又怎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呢?
(五)及时性原则
坚持沟通及时性原则,就是要求在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要注意传递信息产生与发生作用的时间范围及条件,整个沟通的过程必须在信息的有效期完成,否则,就会失去沟通的意义。如新闻报道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有及时沟通,才能有效利用机会,问题、矛盾才能得以及时解决;只有及时沟通,才能使信息不因时间问题而失真。
小故事
被耽误的消息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通过破译截获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通过这份密电,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一是日对美的开战时间在星期天;二是地点在檀香山珍珠港海军基地。当这个消息呈递给蒋介石以后,蒋十分震惊,立刻向美国方面通报,4天后,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发生。
1942年5月的一天,罗斯福总统坐在他宽大的办公桌前,从繁多的文件中翻出了那份几个月前的只有几个字的文件:日军将偷袭珍珠港!大骂了一句:该死!该死!
今天,在珍珠港大理石的墙上,刻着1200多名捐躯者的姓名,在向后人讲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浩劫与苦难的同时,也在告诫人们及时沟通是多么重要。
点评:
历史会有很多的假设:如果罗斯福对中国传来的情报高度重视,如果美国不是麻痹大意,也许就不会有1200多人失去生命。
(六)有建设性原则
沟通的目的是促进沟通双方的信息传播、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思想情感的交流。因此,沟通中不仅要考虑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清晰、简明、准确、完整、及时,还应该考虑沟通内容、渠道、方式等是否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也即是否有建设性。不同的沟通目的,应该用不同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沟通目的。
(七)礼貌性原则
得体的语言、姿态和表情能够在沟通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相反,粗俗的语言和举止会使沟通无法进行下去,更不要说达到沟通目标了。生活中如果多学几句礼貌用语,那么在沟通中所表达的话语不仅能使对方很容易接受,让人感受到你很懂礼貌,还会让沟通富有伸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