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块,吃一块,切一块,勿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2)甜点
西餐中的蛋糕、饼干、三明治、土豆片等,可直接用手拿着吃;面条则用叉子先卷起缠绕在餐叉上,再送入口中;布丁和冰激凌应用餐匙取食。
(3)水果
吃苹果、梨:应用刀切成四瓣再去皮、去核,用叉子叉着吃。
吃香蕉:应先切去头尾,剥皮,再切成数段食用。
吃橙子和柚子:可用刀切成两半,再用茶匙或尖柚子匙挖取食用。
吃西瓜、哈密瓜、菠萝:先去皮、切块、装盘,用叉(或牙签)取食。
吃橘子、荔枝:要用手去皮吃。
吃草莓:可直接用手取食。
吃葡萄、樱桃:用手一颗一颗揪下来吃。吃时要用手掩嘴,把果核吐在手中,然后放于果盘中。
(4)咖啡
喝咖啡时,应右手执杯耳,左手端托盘,端起咖啡杯,轻轻啜饮。饮用时,如愿意添加牛奶和糖,可用咖啡勺搅拌,不用时,应将其平放在托盘中,切忌用勺舀咖啡喝,或将其放于杯中。站立、走动时,左手端托盘应与胸齐平,右手持杯饮用,饮毕,立即将杯放于托盘中。吃点心时,要放下杯子,不能“左右开弓”。
(5)酒水
西餐中的酒水讲究与菜肴的搭配,一般一道菜要配一种酒。侍者倒酒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由侍者去倒即可。喝酒时绝对不能用吸管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缓缓饮用。
小看板
西餐的酒水搭配
餐前酒。也叫开胃酒,是在餐前或吃开胃菜时饮用。这类酒又浓又香,能刺激胃口,主要有鸡尾酒、味美思、威士忌和香槟等。
佐餐酒。是在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西餐的佐餐酒为葡萄酒。饮用的原则是“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即吃鱼、海鲜时配白葡萄酒,吃肉类、禽类时配红葡萄酒。
餐后酒。是用餐结束后,用以辅助消化的酒。主要有白兰地、利口酒等。
四、聚会礼仪
聚会是指为了某一目的,把相关人员集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交际方式,是一种常见而流行的交际活动。聚会的形式多样,有交际性聚会、联谊性聚会、学术性聚会、文艺性聚会等。聚会的活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座谈会、茶话会、酒会、聚餐会,也可以是联欢会、晚会、舞会、家庭音乐会等。参加者应根据不同的聚会形式,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要求。
小看板
沙龙
“沙龙”是法语“Salon”一词的音译,中文意思即“客厅”,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17世纪始,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休闲的社交场所。进出者常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这种聚会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到19世纪是达到鼎盛。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在室内举办的专门的社交性聚会称做“沙龙”。
1。选定地点
聚会的地点要根据聚会的形式和规模而定,一般要求空间适宜、环境幽雅,不受外界干扰,但也不能影响他人。
2。约好时间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通常聚会安排在周末下午或晚间举行。举办聚会的时间,一般以2~4小时为宜,具体时长视情形而定。
3。商定形式
聚会形式可依目的加以选择,亲朋好友之间“聚一聚”,不妨采用聚餐会、联欢会、同乡会、校友会等轻松随意的形式;如果是有明确主题的“谈一谈”,座谈会、讨论会、茶会等形式是更好的选择。
4。明确人员
聚会的主人应由发起者或组织者担任,按惯例,主人应当有男有女,以便照顾好男宾和女宾。参加聚会的人员要事先确定,最好彼此相识,不要将互有芥蒂的双方一起邀请与会。
小贴士
参加聚会,若无明确的要求,不要将未成年的家人,尤其是幼童、婴儿带去,以免影响氛围。
(二)聚会的出席
1。修饰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