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 > 第二课 礼仪(第1页)

第二课 礼仪(第1页)

第二课礼仪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修养已日益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礼仪是沟通的技巧,是敬人之道。随着人际沟通的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注重沟通中的礼仪运用。实际上,沟通是从“礼”开始的。

一、人际沟通与礼仪

(一)礼仪

1。礼仪的内涵

“礼仪”一词,在西方,源于法语的Etiquette,最初的含义是“法庭上的通行证”。Etiquette进入英文以后,承继了法文中Etiquette的意思并有所发展,有了礼仪的含义,有了规矩、礼节、礼仪之意,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在我国,“礼之起于祀神”。《说文解字》释:“礼,履也,所以神致福也。”进入文明社会后,礼仪活动由原来的敬神活动发展为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表达敬意的活动。

简单地说,礼,即礼节、礼貌;仪,即仪容、仪表、仪态、仪式等。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准则和程序,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貌与礼节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它是人的言语动作、仪表仪态的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侧重于体现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和素养。如仪表的适度修饰、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言谈举止的谦虚恭敬等。孟德斯鸠曾说过:“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论法的精神》)

礼貌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两部分。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一声“您好”、一句“祝您旅途愉快”等;礼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一个微笑、一个鞠躬等。这些都是礼貌的具体体现。

小贴士

如果您失去了今天,您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您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您失去了文明,您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您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颂、致意、问候、慰问、哀悼等惯用形式。它是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如相见时的问候、拥抱,待客时的端茶倒水,生日时的卡片祝贺等。

礼节与礼貌的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必然伴随有具体的礼节。

(二)礼仪与沟通

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有效沟通必须借助于规范的礼仪作为手段和桥梁。礼仪中有沟通,沟通中有礼仪。

沟通,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进行信息、思想与情感相互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有效的沟通,离不开礼仪的具体操作。沟通从“礼”开始。礼仪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礼仪是实现有效沟通的良好手段和媒介。

小贴士

礼仪是陌生人之间的润滑剂,是熟人之间的奢侈品。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有交往,有沟通,便会有礼仪这一社会规范。沟通的需要使礼仪的产生成为必然,且良好的礼仪要通过沟通的有效性来体现。

二、礼仪的原则

礼仪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与标准。它对礼仪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要求人们去遵守、去照办。

1。尊重原则

“治礼敬为大”“守礼莫若敬”,这是中国古训,也说明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尊重他人则是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人际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尊敬和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有助于我们成功,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小看板

尊重是什么?

礼仪最重要的要求是尊重;尊重,是礼仪的灵魂与根本。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尊重,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责任和本分。

小故事

山谷的回应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缺少礼貌意识,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您好,您好。”山谷回应:“您好,您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您,我爱您。”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您,我爱您。”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

点评:

礼仪是双重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