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安全生产实训心得 > 1 2 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第2页)

1 2 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第2页)

(5)时间防护原则。使人处于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之内,如对体力劳动和严重有毒有害作业实行缩短工时制度。

(6)屏蔽和隔离原则。屏蔽原理即在危险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障碍,同操作人员隔离开来,避免危险因素对人的伤害。如转运、传动机械的防护罩、放射线的铅板屏蔽、高频的屏蔽等,如图2。18所示。

图2。18

(7)坚固原则。这个原理是以安全为目的,提高设备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尤其在设备设计时更要充分运用这一原理,例如,起重设备的钢丝绳、坚固性防爆电动机外壳等。图2。19为钢丝绳的损坏变形。

(8)设置薄弱环节原则。这个原理与坚固原理恰巧相反,是利用薄弱的元件,在设备上设置薄弱环节,在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值以前,已预先将薄弱元件破坏,使危险终止。例如,电气设备上设有熔丝,锅炉、压力容器上设有安全阀等。

图2。19

(9)闭锁原则。闭锁原理就是以某种方法使一些元件强制发生互相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如载人或载物的升降机,其安全门不关上就不能合闸开启,高压配电屏的网门,当合闸送电后就自动锁上,维修时只有拉闸停电后网门才能打开,以防触电。图2。20为自动互锁防护罩。

图2。20

(10)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在不能用其他办法消除危险因素的条件下,为摆脱危险因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可用机器人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工操作。图2。21是松下焊接机器人和医药码垛机器人。

图2。21

(11)禁止、警告和报警原则。这是以人为目标,对危险部位给人以文字、声音、颜色、光等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例如,设置警告牌,写上“此处危险,不准进入”、“高压危险,禁止靠近”等,车间起重设备运行时,用铃声提醒人们;使用全仪表,不同颜色的信号等,图2。22为常见安全警示牌。

图2。22

4。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完全消除物质系统的潜在危险是不可能的,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又非常多。并且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往往又是相互关联的,很多不安全状态(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引起或扩大不安全状态。此外,任何事故发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人与物的状态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事故的形成和发展是时间的函数。所以,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下列步骤中,____不属于伤亡事故调查程序中的内容。

A。事故现场处理B。物证搜集

C。填写事故报告D。事故现场摄影和绘制事故图

2。现行事故统计中,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____的事故。

A。3人以上(含3人)B。30人以上(含30人)

C。10人以上(含10人)D。20人以上(含20人)

3。____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

A。导致事故发生B。直接引起伤害

C。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D。间接引起伤害和中毒

4。直接经济损失是指____。

A。因事故人身伤亡支出的费用B。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

C。毁坏财产的价值D。停产减产损失

5。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等,均属于事故发生原因中的____。

A。领导失职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D。物的不安全状态

6。某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但很不健全,并且执行不利,由此导致事故发生。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属于事故的____原因。

A。直接B。管理C。领导D。间接

7。在计算伤亡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时,为补充一名新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每人按照____元计算。

A。2000B。3000C。6000D。10000

8。公共汽车在行驶时翻车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____事故类别。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车辆伤害D。其他伤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