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关于那个斗笠人的猜测。
他们想不明白,斗笠人若不是冲着赤玉来的,那他帮他们杀人的目地,又是什么?
危险这种东西,越是在明处,你越不会觉得可怕。
往往,越是这种,看得见,却又不知道,从而无法防备的,才是最叫人担心的。
次日一早,济世堂像往常一样开张看病。
不出所料的,上门的第一位客人,就是从催府来的。
“吴郎中,我家老太爷病了,也找不出个缘由,夫人便差我来请吴神医去看看。”
吴孝远摆手,找了个理由,便拒绝了。
那人也是打定了主意的,各种说词,应接不暇。
最后,还是吴孝远说:“济世堂和刘育山刘老爷,做上了买卖,以后啊,我就不必那么累了,有上门病患,只当积德行善,累福报了!”
为此,来人才悻悻离去。
看马车走远,吴孝远和李老三,长叹了一口气。
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开端。
果然,紧接着,就有人到督府状告吴孝远使用有问题草药,至人重病不医。
消息眨眼间,飞到各处。
正在写药方的吴孝远,握紧了拳头。
为医者,是最忌讳,就是这样的罪名。
所谓,人心隔肚皮。
他虽没做,却无法挡住那些好事之人的传言。
看了眼正在等药的病患,吴孝远尴尬笑笑问:“如果不想在我抓药,也是可以的。”
没想,那人连连摆手。
“吴郎中胡说什么呢?您的为人,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的!咱村里人刚来永来镇时,多少人看病拿不出钱来,求到别处,都被人撵出来!还是到了您这济世堂,才得了救治。您是那会使假药的人?打死我都不信!”
“公道自在人心啊!”吴孝远感慨。
送走病人,又一个消息传来。
督抚大人对此事的判罚,竟是让状告者,将病人送来济世堂医治。
并且责令吴孝远,务必将病患治愈。
看着被抬来的病人,赵大一个没忍住,笑喷出来。
随行而来的,还有告状的病人家属。
因是个妇人,李三水便去后院,把自家阿娘和大婶子请出来。
王氏和赵氏二人,很是热情。
很快将后院一间房,腾空出来,让病人和病人家属住了进去。
“大妹子以后别客气,有什么需要的,直管给我们说。你们也别担心吃的,我们一日三餐,你们将就着吃就好。”
妇人一脸纠结,推托道:“不必这么麻烦的。不是说,病人在医馆,住的都是诊间吗?我们住那就行。”
“那怎么行?诊间在医馆里,夜里关了门,连个取水的地方都没有。既是长住,自然是这里更好。灶房就在前面,想要煮个什么吃的,烧个水什么的,都很方便。你也别客气,东西直管使!”
听似热情。实则,是担忧人在医馆里,做些什么手脚,他们防不胜防。
还不如按排在后院,隔壁两邻都住着自己人,说得好听是热情,说直白,就是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