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第四节 电视娱乐类栏目策划案例解析(第2页)

第四节 电视娱乐类栏目策划案例解析(第2页)

俗人闲话,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同时栏目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永远将最新的新闻、最新的话题呈现给观众;二是将新闻性与娱乐性完美结合;三是提供另类、深入浅出的评论性参考观点。

三、栏目宣传语

锵锵,就是凤凰的叫声啊!

四、栏目收视对象

栏目的目标受众瞄准关注社会、文化、经济热点的群体。受众群年龄在20岁以上,一般都较为关注社会热点,希望得到对社会话题的不同思考。因为节目内容比较广泛,社会、文化、经济的话题都会有所涉及,受众的职业群也会很宽泛,没有特定的性别限制。从播出平台覆盖率上看,栏目受众不仅包括了国内人民,还包括海外观众。

五、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3:35—00:00。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6:00—6:25

每周一至周五12:00—12:25。

六、栏目定位

(一)形式定位

该栏目以清谈型谈话为主要形式,追求谈话本身的乐趣,谈话方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栏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极强的创意:

1。栏目淡化“访”的色彩,主持人与嘉宾间类似于亲密朋友的关系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一改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在放松随意的状态中表现出类似亲密朋友的关系,彼此的交流也由“问答”变为了“聊天”,“访谈”变成了“漫谈”。这样,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容易形成朋友间的默契,谈话氛围给人的亲密感也很容易感染观众。

2。栏目谈话内容跳跃性强,形式无结束感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并不围绕固定的主题进行,栏目充分体现出人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和发散性的特点,从天文到地理,从童年趣事到国际大事,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内容几乎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该栏目表现出的即兴色彩不仅让谈话者自己感到兴奋,也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3。栏目气氛轻松,兼顾了娱乐性与文化性

嘉宾不必一本正经故作高深,谈话也不必苛求观点深刻见解全面。只要聊得有趣,嘉宾能过嘴瘾,观众能听一听、乐一乐,栏目的宗旨就实现了。栏目谈话虽然类似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闲聊,但是它又超出了普通的闲聊,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自然闪现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尽管栏目宗旨并不强调高度、深度、结论,但是主持人和嘉宾们在纵横捭阖、天马行空般的杂谈时,却始终坚持着批判精神,从平民的视角进行透彻解剖,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取向。

4。栏目形式简单,成本极低

栏目主要靠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的趣味性吸引观众,没有过多设计其他表演性元素,也不需要观众的参与,形式非常简单。此外,由于主持人与嘉宾的人数不多,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演播室,而且它对后期制作的要求很低。

(二)结构策划

节目开始,主持人做引导性以及概括性的叙述。首先是概括性的开场白,旨在介绍嘉宾。之后,主持人既可以不就引起争议的事件本身进行讨论反而引申甚至调转话题,也可以维持节目的话题预设,对涉及的问题作进一步叙述,如列举相关事件来引出随后的讨论。但是,主持人作为叙述者旨在就此问题引出嘉宾的某种回应,从而能按节目预设在大的叙事背景下继续通过与嘉宾讨论交流,构建悬念,推动节目进程。

1。栏目开头,开门见山,引出话题

在每期栏目开头,主持人通过开场白设定了整期节目的话题,要让叙述方式更像是朋友间谈话的开场,轻松自然之余又能切中主题。由于本栏目时间较短,因此,开门见山地引出话题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对于时效性很强,且以讨论时事热点问题为主的谈话节目,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2。访谈过程中,巧用冲突

主持人通过叙述为节目构建冲突——嘉宾作为事件当事人所遭遇的冲突,使观众对嘉宾如何回应此事作出期望与预测。在栏目谈话过程中引入适当的冲突能够激发嘉宾、主持人和观众产生更多新鲜、尖锐的观点,同时提高观众对栏目的参与度。

3。广告发挥了叙事的功能,承上启下

形式上看,广告可以为主持人直接顺利过渡到下一话题提供契机。正是因为广告的出现,可以将栏目自然分开,“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主持人不用再作任何铺垫,在广告结束后,直接将谈论的范围扩展而不显突兀。

(三)主持人策划

该栏目主持人应具备极强的叙述、沟通与评说、戏说能力。

1。主持人具有很强的幽默感

幽默是该栏目主持风格中的主调,语言洒脱幽默,风格轻松随意,不断变化。可以积极与嘉宾互相调侃,同时会把自己的想法很真诚地直率地表现出来。在保持幽默风格的基础之上能用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态度把握节目,使幽默更有深度,更能为人接受,使幽默更有品位。

2。主持人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

该栏目主持人窦文涛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以及对于世事的洞察和把握,和对待嘉宾、观众的礼仪、态度等。主持人较少说空话和套话,而且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能把自己的所思、所得用自己的语言与观众分享和交流。

3。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话题把控能力

由于节目具有关注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争议事件的特性。常常要讨论很多负面事例,但主持人往往能够及时把控并适时进行话题小结,使得叙事内容向主流思想靠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