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六、报道原则
1。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做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2。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
3。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
4。问题要有普遍性,做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
5。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
6。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三、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是由消息、言论、深度报道、系列专题等多种报道形式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它借助杂志综合编排的方式,由节目主持人将消息、访谈、深入报道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报道串联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固定时间播出。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综合性,以深度报道、背景报道、新闻分析、现实纪录短片等报道形式为主体。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深入、透彻、完整、全面、多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观众可以从不同栏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看。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节目群”的结构形式。杂志类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是以杂志性的编排,将内容相对独立、形式各不相同的节目由主持人串联组成的一个节目群。杂志性的编排以一定的话题或线索为依据,对不同风格的节目进行编排。节目群由内容的综合和形式的综合而最终实现传播功能的综合。二是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一般而言,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的每期时长均在30分钟以上,内容安排通常设置多个主题,并尽可能丰富。同时节目板块结构在题材内容上的多样变化,可以把观众的观看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该栏目类型可调动各种体裁,根据主题需要把不同体裁连缀成一个话题;按社会语言规范、广播电视线性传播方式以及与节目的整体语言环境相协调的要求,调动和组织声音、图像符号为表现内容服务;运用访谈、现场报道等形式,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引发受众的交流、参与欲望;发挥主持人组织和串联节目的作用等。这些多样形式与内容的综合性表里相应,给观众“常看常新”的感受。四是板块间的协同化。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包括若干板块,每个板块都有预先设定的功能或意图。在栏目中,各个板块的内容被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1+1>2”的社会功能。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作为综合性栏目,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可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科技、法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从形式上突破了单一的新闻体裁的局限性,将消息、专题及言论等新闻体裁融为一体,将信息、舆论、知识传播融为一体,通过结构的优化组合,克服了以往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单一的缺陷,实现了新闻总汇与舆论中心的有机结合。在内容定位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差异性原则
与消息类电视新闻栏目相比,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时效性较弱,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少。而较之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栏目,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的信息容量较大,在相对固定的子栏目板块内,将不同类型的题材加以深度的报道与剖析。因而在内容及题材的选择上,应明晰其与其他栏目类型的差异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充分体现“杂志型”栏目的内容特色。
2。故事性原则
对于故事的需求是人的本质需求之一,新闻事件以故事的形态出现也往往会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美国CBS的节目主持人唐·休依特曾经说过,《60分钟》的定位就是新闻界与百老汇的结合,实际上,这个定位是对所有的新闻杂志节目都适用的黄金法则。在选择报道题材时,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要尽量选择那些事件本身具有曲折的情节和悬念的题材。而针对那些时效性不强的非事件性题材,在报道时也要尽量将其故事化。如《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与《东方之子》子栏目,通常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进行报道。
3。情感性原则
与消息类电视新闻栏目报道内容的客观性相比较,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在遵循客观性的同时,应注重挖掘报道内容的情感性,引起观众对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共鸣。如美国ABC的电视新闻杂式栏目——《2020》就倾向于选择典型的个人经历和个人命运来引出报道主题,因为人的命运往往能够唤起观众共通的情感,进而将观众牢牢地吸引住。突出放大新闻事件中的情感因素已经成了《2020》现在惯用的做法。
(二)栏目的编排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闻栏目,是借用杂志综合编排的方式,把不同的新闻报道样式串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栏目。因此,在一期节目中通常拥有多个主题、多种内容,使用多种新闻体裁及多种表现形式,形成新闻杂志栏目“杂”的优势。若处理不当,导致内容上的堆砌,编排上的杂乱,优势往往也会变成劣势。因而新闻杂志栏目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每个栏目的自身质量,而且取决于各栏目之间恰当的编排串联。
1。子栏目的设置应各具特色
2。子栏目的数量应符合栏目的类型特点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结构灵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要求子栏目的时长和数量能够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栏目的总时长为30~60分钟,子栏目的数量3~5个为宜。如美国CBS的《60分钟》、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均设有三个相对固定的子栏目,这样既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一个子栏目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报道,又能较好地形成舆论导向。
3。子栏目的编排应富有节奏感
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的每个子栏目均有不同的特色及时长,在保证每个栏目内容新鲜、体裁新颖、有吸引力并能激发观众兴趣的基础上,各栏目有序编排通常会给观众带来常看常新的感觉。《东方时空》改版后,由节目的总主持人串接三个《东方之子》、《生活空间》及《时空报道》三个子栏目,其风格变化为凝重轻松严肃;其节奏变化为快慢快。由于节目的内容变化、节目体裁和形式的不同,加上栏目间的有机组合,整个节目排列给观众带来有张有弛的节奏变化,能够长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
《东方时空》栏目简介[6]
一、创办时间
1993年5月1日
二、栏目类型
电视新闻杂志式栏目
三、栏目播出时间及时长
首播:20:00CCTV-新闻
重播:次日1:003:45CCTV-新闻
时长:55分钟
四、栏目定位
围绕当天或近期的新闻热点进行全景式、多维度的报道,致力打造央视新闻频道晚间时段的封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