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第三节 电视新闻类栏目的策划(第1页)

第三节 电视新闻类栏目的策划(第1页)

第三节电视新闻类栏目的策划

电视新闻栏目多样化的分类标准,决定了其策划理念及策划方式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本节将对按照体裁进行分类后的电视新闻栏目类型进行解析,以期为不同类型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提供思路与依据。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

消息类新闻栏目也称为集纳性新闻栏目。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消息类新闻栏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内容,可分为时事类、经济类、体育类、娱乐类、综合类等;依据报道地域,可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及地方新闻栏目。而目前最能体现栏目各自特点和风格的分类方法,当属依照播出时段划分的电视新闻栏目类型。依据播出时段,消息类电视新闻栏目可分为早间电视新闻、午间电视新闻及晚间电视新闻。

(一)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

早间时段电视新闻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1952年美国NBC推出的《今天》(Today),开启了早间新闻节目的先河。《今天》以其轻松活泼、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观众,收视率节节攀升。随后,美国的另外两大广播公司CBS和ABC也相继推出了《早晨》(M)和《早安,美国》(G,America),从而促进了美国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我国早间电视新闻栏目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6年杭州电视台推出的《早上好》栏目、1987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早晨》栏目,1991年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您早》栏目,使得早间新闻栏目开始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真正发展,当属中央电视台1993年开播的《东方时空》。之后从中央台各频道到省台、再到市台都纷纷开办早间新闻栏目,一时间早间新闻成了荧屏的亮点。广东电视台推出了《岭南早晨》、凤凰卫视推出了《凤凰早班车》、黑龙江电视台推出了《共度晨光》、河南电视台推出了《新闻60分》等。而其中的优秀节目《第一时间》、《朝闻天下》已发展成为较具影响力,栏目功能比较完备,有一支具备采编播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一个庞大的固定观众收视群体的栏目。

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一般为早晨6:00—9:00之间播出的新闻栏目。从生活习惯上讲,早间人们通常在忙碌着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从心理上讲,早间的情绪会奠定一天心情的基调;从信息需求上讲,人们在早间需要早餐式的快速信息传送。因而早间新闻电视栏目应该在内容选择、形式选择、节目编排上加强策划,以适应观众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和信息需求。

1。内容的选择

中央电视台曾对早间电视观众的收视内容偏好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1[1]。

表6-1早间电视观众节目收视偏好

续表

数据显示:“新闻播报”(50。37%)、“天气预报”(40。21%)是早间电视观众首选的节目类型,愿意收看的比例最高。新闻播报属于新闻资讯类节目,强调时效性;天气预报属于生活服务资讯类节目,强调服务性。因而早间电视新闻栏目在内容的定位上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强化时效性。在新闻实践中,要使早间新闻真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必须不断提高节目的时效性与新鲜度,对昨夜今晨发生的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及时组织报道,以满足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对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与认知的需求。同时清晨人们匆忙、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很难有时间从容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因而只有快速播报、信息量大的新闻简讯,才能满足观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这种信息可以是宽广的面上的一个个点,而不刻意要求每个“点”上的深入。如湖南卫视《新闻早班车》每天提供的各种新闻信息50条左右,信息涉及面由省内到全国再到国际,这一集约化、放射性的信息链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望,使观众能通过“早班车”及时地全方位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因而在这一时段里,要闻总汇式的节目就要比深度报道类的节目受欢迎。

二是增强服务性。服务功能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属性,对于早间新闻栏目而言,观众对其服务功能的要求更为强烈、直接与迫切。电视观众除了要了解昨晚今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之外,更需要了解出行前的天气情况、交通状况以及市场物价等与自己一天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信息。因而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不能仅仅把目光囿于时事新闻报道,还应该尽可能贴近人们生活,营造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

三是增添趣味性。“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都愿意以情动愉悦的心情开始新的一天。美国NBC的《今天》栏目以其轻松活泼的风格受到了观众的青睐;ABC的《早安,美国》因混合了新闻和娱乐也获得了成功。而CBS开播的《早晨》栏目却因风格过于严肃沉重,收视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直到1982年,该栏目在形式上转向轻松活泼,状况才略有好转。因而增添趣味性,使栏目“轻松传播”,恐怕是早间新闻栏目的努力方向。央视的《第一时间》栏目在“第一时间·新闻”板块中,注重“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形成资讯扑面的感觉”;在“第一时间·读报”板块中,注重“通过轻松阅读,引领多元意见”;在“第一时间·时尚”板块中,注重以“娱乐化的方式传播严肃的有品位的内容,引领生活时尚”。

2。形式的选择

早间新闻的受众是在时间比较紧张的状态下收看节目的,因为栏目在形式上要尽量轻松活泼、简洁明快。早间新闻节目的设置可尝试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演播室的家庭化。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也是最容易让人们放松的场所。演播室的家庭化与早间新闻栏目轻松自然的风格相吻合。如第一时间的小板块《天气预报》中,经常采用家庭化的演播室风格,主持人坐在沙发上,为观众播报出行前的天气信息,使观众感到亲切、自然。

二是多媒介的融合化。针对观众早间希望尽可能全方位了解资讯的收视心理,栏目编辑人员要通过多种媒介的融合,广罗信息,从而满足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层次的受众需求。如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通过读报板块,将报纸及时、快速的信息编排特点与电视有机结合,使观众在第一时间解到了多家媒体关注的最新信息。《朝闻天下》栏目从坚持“读大报、说大事、传播权威信息”的原则,所选新闻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党报、大报及行业报这些主流平面媒体。栏目充分利用新闻图片、杂志封面来改善单一的屏幕效果,所选报摘内容,与新闻组的选题有所区别,但要为新闻栏目中重点选题提供来自平面媒体的相关报道或评论。

三是电视播报的广播化。清晨的观众,很难坐下来一直盯着电视屏幕。伴随性、暂留性、流动性是早间收看的常态。因此电视“看”的属性更多的时候被“听”所取代。要提升信息的有效传播,争夺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就要求电视播报“广播化”,即在画面之外的信息要足够清晰,电视节目的播报就要具有广播形象语言的特点,注重观众的听觉感受,用最通俗、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新闻。在播报方式上尽显“生活特色”,主持人的语言接近口语,语速较快常引用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歇后语,并辅以手势等体态语,注重与受众的交流这种“说新闻”的方式能带给受众相互交流的感觉。央视《第一时间》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在“说”新闻上出奇外,还有就是“收听性”。

3。编排的原则

早间电视节目的特殊性,使得节目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上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多样性原则。从电视新闻节目外部形态上来看,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新闻杂志、深度报道、对象性专栏,也有娱乐性的节目;从内容上看,既有当地的、省内的,也应该有全国的、国际的;从体裁上看,既应有动态性新闻、连续报道,也应有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否则就会显得乏味。从报道形式看,可以有演播室的,也可以有现场报道。

二是灵活性原则。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总是遵循固定的模式,即先国内再国外,先政闻再其他。但是,早间新闻的编排上就要有所创新,即让新闻回归本我,让新闻本身定夺。题材不再是唯一标准,一条新闻的最终播出位置将根据新闻本身的新闻价值和可视性来决定,也就是说要占据先发位置的新闻,首先必须是有重大新闻价值和相当的可视性。

三是风格化原则。没有风格的栏目在任何时段都很难立足,而早间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就更加需要个性化风格化。无论是以杂志型为特色的《东方时空》,还是以服务资讯为特色的《第一时间》,都因为有着独特的风格,才可以在众多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

四是实用化原则。由于早间电视新闻受众的收视心态是实用性而非鉴赏性,因此,编排者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实用性的原则。在央视的《第一时间》和《朝闻天下》中,每隔半小时就会有天气预报和出行指南,这也是符合早间受众要求新闻节目实用性的原则。

《朝闻天下》策划思路[2]

1。栏目的创办

2006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综合性新闻编辑类直播节目——《朝闻天下》。它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档早间直播新闻节目,是央视播出时间最早、跨度最长的新闻节目。节目整合了早间时段原有的《6:00早新闻》、《媒体广场》、《7:00早新闻》和《新闻早8:00》,按6:00—7:00、7:00—8:30分成两大段,其中7:00—8:30时段为新闻频道和央视一套并机播出。

2。栏目宗旨

栏目口号:“开启全新一天,新闻服务生活”。其节目内容的表达形式为:新闻+服务+生活。

3。栏目时长及播出时间

栏目时长:150分钟

播出时间:6:00—7:00CCTV-新闻

7:00—8:30CCTV-1与CCTV-新闻并机直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