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核心是 > 第三节 电视栏目剧策划要点(第2页)

第三节 电视栏目剧策划要点(第2页)

(三)要使题材紧跟当前新闻热点

电视栏目剧一直就是以时效性和纪实性为创作特点的,时刻关注百姓身边发生的奇闻轶事、烦心事、开心事是其一贯坚持的。许多栏目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相呼应,甚至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进行事先策划与制作,等到事件来临时适时播出,这样不但可以借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而提升收视率,其本身也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深度报道与阐述。例如,当房地产价格过高时就演房产纠纷的故事,当洪水暴发的时候就演抗洪救灾的故事,在高考时期就演招考诈骗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

(四)既要落脚本地也要放眼全国

电视栏目剧组要处理好自拍与外购相结合的问题。目前各电视台自己创作栏目剧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是引进的,外购的片子通过更换主持人,在开头、结尾以及插播广告的段位加上一些主持人的点评等,包装成为自己的栏目剧。这些“速成”的栏目剧虽然省事、省钱,也有可能暂时收视效果还不错,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首先,这些“引进版”的栏目剧明显缺乏个性、题材重复,同样一个故事在不同的频道,只是经过不同包装一再出现,很快会形成观众的审美疲劳甚至引起厌恶情绪。其次,栏目剧的特点之一是地方色彩、本土性,而引进的剧因为地域的差异、习俗的差异,在事发当地看来很受关注的事件,不一定能引起此地观众的兴趣,更难引起共鸣,收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最后,栏目剧的主持人点评环节也不同于电视剧,这些主持人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他们介绍故事的主要背景,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串联,或作为旁观者进行议论和评论,他们的真正任务是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观众和剧之间架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所以栏目剧中的主持人是重要的标识,他们与栏目剧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而外购的栏目剧明显让人感到主持人与剧情的距离,不但不能做到本地化,反而有可能似是而非,弄巧成拙。

四、避免僵化模式

栏目剧要在特色化上面做文章。栏目都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很多栏目的生存周期较短,往往跟栏目的模式化带给观众的审美疲劳有一定关系。例如,有些栏目采用千篇一律的老面孔演员、主持方式以及大同小异的节目内容,在一定周期后,就容易因为出现模式化趋向而流失掉大量观众。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受众,很少有耐心保持对一个模式化的固定栏目的忠诚度。因此,固定播出的栏目,为了延长生存周期,必定就面临着在节目播出之后,如何延续栏目特色,而又常换常新,不让观众产生厌倦感的问题。概括起来,避免陷入僵化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办法:

(一)要注重选题精当

在选择新闻热点问题上各个栏目剧组都是不遗余力地发掘演绎,然而对同一问题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各档节目的同质化,大家都用一个题材,节目成功与否其实就在于切入角度的选择和对故事内核阐述的深度;热点的确是收视的保证,但长期反映某些问题毕竟会导致传播内容整体失衡,这时要进行逆向思维,从社会冷点问题入手,搞选题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另外,还要在不影响节目整体风格的情况下,适当对选题进行更新,如某些栏目剧选择周一、周二侧重反映社会问题的都市版,周三、周四侧重于爱情与婚恋的女性版,周五、周六则是喜剧与悬疑当家,周末推出特别版等。

(二)要注重栏目包装

包装是栏目的外在表现,是栏目的名片,是一个栏目剧有别于其他剧的重要标识,包装精致,并定期更新是栏目剧吸引人的重要手段。例如,重庆台的《雾都夜话》虽然是十多年的品牌,依然成为电视台高收视率的保证,其中既有鲜明特色的一贯保持与发扬,又有不少新的元素更新的功劳,如对主持方式、片头片尾的包装以及节目预告与广告的改变等。

(三)要定期更换演员

目前栏目剧的演员大多是自愿报名经过短暂培训“上岗”的,节目组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往往一批人在不同题材里反复轮流使用,观众不耐烦不说,这些群众演员的表演功力也很难达到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因此建议定期更换主要演员,可以仿照选秀节目进行海选,建立演员资料库,按照角色的接近性安排演员阵容,并做好群众演员的培训工作,使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明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四)要搞好专题策划

通过参与大型节日或大型媒体活动,搞专题化、系列化。如在假日期间,通过做特别节目、特别活动来保持栏目热度。例如,《生活麻辣烫》自2005年国庆起,每个黄金周开始推出的假日特别剧《麻辣冤家》,打造出假日黄金剧的概念,从“十一”、春节到“五一”,持续4部剧,不仅获得很好的收视效果,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生活麻辣烫》的关注热度。另外一些则与“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等媒体大型选秀活动合作,选拔演员,召开节目新闻发布会,扩大知名度。

五、广泛借鉴创新

栏目剧既要走区域化道路,做出特色,防止恶性竞争,又要面向更大的市场,以更高的眼光来指导创作。借鉴与创新成为始终保持节目生机活力的良途。

(一)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热播节目优点

例如,湖南卫视的《爱情魔方》吸收了来自韩国的反转剧的概念,其拍摄方法基本是按照电视剧的拍摄手法,故事内容大部分是爱情喜剧、爱情悲剧,整个剧集的男女主角基本上是请国内最新的时尚男女明星或者组合担纲主演,在剧情上的表现就是故事的起始、发展,好像都是按照观众预料的那样进行。但是到了结尾,却峰回路转冒出一些让观众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转了又转,不按情理出牌,让人有吃了一惊的感觉。但仔细想想,又觉意味深长。由于剧情篇幅短、节奏快,这种反转剧非常适合当下年轻观众和挑剔的白领观众的收视需求,同时也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相当益彰,在短短30多分钟的时间里,观众就可以观赏到一个极富悬念和视觉冲击的剧情,使得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娱乐满足。这两档栏目剧都瞄准了青年人这个庞大的收视群体,进行受众细分化,节目定位清晰,而不是盲目地跟风,盲目跟风即使有一时之利,但很难有持续发展。而2008年4月8日刚刚开播的《丑女无敌》是借鉴了美国热播剧《丑女贝蒂》的创作思路,也有望搭上名剧的顺风车,获得理想的收视率。

(二)要在吸收其他节目优点的同时进行自主创新

例如,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大侦探西门》是一档刑侦推理节目,以大侦探福尔摩斯和名侦探柯南为借鉴蓝本,采用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引入极具时尚元素的虚拟主持人,变教条为实例,变死板为鲜活,用短剧向老百姓讲述法律故事,并将目标锁定为时下爱好新奇、爱好冒险,又有些英雄主义情结的年轻人。由这些可见其在选题、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积极地拓展、创新,以适应这部分观众群,充分利用栏目的个性特质,在多维空间上打造品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