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核心是 > 第三节 电视新闻类栏目的策划(第6页)

第三节 电视新闻类栏目的策划(第6页)

五、栏目发展历程

1993年5月1日,当时主要开设四个子栏目:

《东方之子》以“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为专业理念,通过面对面地访谈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精英,从而“浓缩人生精华”,塑造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虽然《东方时空》几经改版,但《东方之子》一直保留至今,是央视开办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焦点时刻》在选题和叙事方式上强化了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形式,在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之风——批评性报道,并最终催生出新的独立栏目《焦点访谈》诞生。

《东方时空金曲榜》以当下的流行歌曲为主打,强调趣味性、娱乐性。

1996年1月27日,《东方时空》首次改版,在保持《东方之子》、《生活空间》的基础上,取消《东方时空金曲榜》,新增《面对面》,同时将《焦点时刻》改为“时空报道”,并开始设栏目总主持人。这一变革强化了节目的整体性,更加明晰地将其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栏目。

2000年11月27日,《东方时空》进行了开播7年来的第二次改版,将节目时长从40分钟扩充为150分钟,涵盖了早间6:00—8:30的大时段。它集专题、新闻、资讯于一身,设多个子栏目主持人,并对沿用多年的节目包装进行大胆改革。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包括《早间新闻》、《传媒连接》、《时空资讯》、《直通现场》、《面对面》、《百姓故事》等板块,每周还设置周末版节目,以此构成了浑然一体的大型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周末版在保留《早新闻》、《时空资讯》的基础上,新增《世界》、《纪事》、《直播中国》三个子栏目。此次改版因时间过长、子栏目过多,主持人更换频繁而最终导致失败,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2001年11月5日,《东方时空》第三次改版。改版后的《东方时空》由原来的150分钟浓缩为45分钟,在保留原有的《东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纪事》各子栏目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子栏目《时空连线》。《时空连线》借鉴了国外最先进的节目样式,以演播室主持人的调度为轴心,以多视窗的形式由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互动式采访。同时,处于不同空间的各当事人的观点相互渗透、交叉碰撞,从而最终完成对新闻事件的透视分析。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东方时空》栏目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

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首播移至CCTV-1晚间黄金时段18点14分,在《新闻联播》前播出,重播时间为次日新闻频道的早间7点15分,时长为30分钟。其三个子栏目《东方之子》、《百姓故事》、《时空连线》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的状态,节目以主播为中心,每期节目由一位主播贯穿整个节目,白岩松、张泉灵、张羽将负责灵活地调度当期节目。

本章思考题

1。何谓电视新闻类栏目?

2。试述国内电视新闻类栏目的发展概况。

3。试述电视新闻类栏目的主要类型及策划要点。

4。选择一档你所熟悉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并对其栏目策划方案进行评析。

5。试述目前电视新闻类栏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实训项目D——拍摄制作(一)

在完成实训项目B(栏目策划方案)和实训项目C(节目策划方案)的基础上,新闻类栏目组选择一期新闻节目进行拍摄制作。

一、实训目的

通过一期新闻节目的拍摄制作,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同时检验电视栏目和节目策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项目要求

1。节目的拍摄制作应严格按照构思创作、现场录制、编辑混录等流程进行。栏目组学生按照制片人、编导、摄像、主持人、嘉宾、后期编辑等岗位进行分工,共同完成一期节目的制作。

2。每组选择代表汇报节目策划方案,专任教师、行业一线专家及学生对拍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

三、项目评价标准

1。完整性:要求作品具有完整性,从片头、导视、节目内容、字幕及片尾一气呵成。

2。系统性:能系统地体现栏目策划的基本框架。

3。逻辑性:作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承递性。

4。感染性: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达到栏目策划的宗旨与功能。

[1]中央电视台内部网站,2007年3月。

[2]本部分内容参照闫妮硕士学位论文《央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研究》,2007年7月。

[3]转引刘桂林等。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6~118。

[4]张海潮。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运作的理论思考[A]。刘宝顺。中央电视台优秀论文集——首届专业论文评选获奖作品[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5]根据《焦点访谈》栏目官网http:tv。lmjiaodianfangtan资料整理。

[6]根据搜狐新闻http:news。sohu。20050406n225038214。shtml整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