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书模板 > 第二节 电视娱乐类栏目的类型(第2页)

第二节 电视娱乐类栏目的类型(第2页)

(一)电视个人脱口秀栏目

电视个人脱口秀栏目一般是指由一到两位主持人为中心,通过类似我国传统相声的表演方式将一些有意思的笑料、噱头穿插在一起,从而博得观众的开心一笑,有时候在节目形式上还配以乐队现场伴奏、动漫、VCR播放等形式相帮衬。代表性栏目有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主持人:汪涵、马可)、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主讲人:周立波)。

(二)电视娱乐人物访谈栏目

电视娱乐人物访谈栏目一般是以影视娱乐圈的某一个嘉宾或者某一个团队为中心人物,通过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话,针对嘉宾的某个阶段、某个作品或者某件突发事件进行公开讨论,从而展现嘉宾的性格特征、心灵轨迹、成长历程,使观众对嘉宾有一个完整的、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满足电视观众的好奇心。这种栏目形式的代表有《超级访问》和《康熙来了》等。

《超级访问》一般是在节目中确定一位主嘉宾,主持人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话题引导嘉宾讲述其个人经历,并提前安排好一些和主嘉宾有着密切联系的次嘉宾,以好友、家人等身份辅助、印证主嘉宾的讲述。《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徐熙娣(小S)名字的两个字而拼成。《康熙来了》给了主持人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完全即兴的提问和无底线无禁忌的话题常常让现场惊喜爆笑的场面迭出。在《康熙来了》节目中,主持人每集都要采访一位知名人物,并以这位嘉宾为轴心,另外邀请与其相关的好友、幕后工作伙伴等人作现场“爆料”嘉宾。在节目过程中,小S古灵精怪、刁钻大胆,不时伺机大揭嘉宾的疮疤,抢尽风头;蔡康永则敏锐犀利、机智幽默,逮住“爆料”供词不放,让来宾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正是通过主持人毫不留情地发问,揭露嘉宾内心深处的秘密,加上“爆料”嘉宾背后起底,说出知名人士的生活陋习、不修边幅的品性、心灵隐私和出道前的窘态,让观众看到被访者不为人知、在镜头以外的真我个性,而这正是观众最感兴趣的一面,也是让《康熙来了》风靡华人世界的根本原因。

(三)电视情感访谈栏目

电视情感访谈栏目属于以话题为中心的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它主要是以情感的某一方面为主题,通过表现主持人、嘉宾、专家、现场观众(有时还有网络观众)四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展现各自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它的主要节目形式有配对访谈和情感访谈两种。前者滥觞于《非常男女》节目,现在在中国内地非常火爆的《非诚勿扰》也属于此类节目(本章第三节对此类节目有详细分析)。而情感访谈节目往往以家庭关系、两性关系、情感纠葛等比较大胆、辛辣的话题作为节目的由头,采用主人公现身说法的形式营造真实感,从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代表性栏目有东方卫视的《情感魔方》、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湖南卫视的《8090》等栏目。

四、电视“真人秀”栏目

自从1999年由Endemol公司制作的最早的电视真人秀栏目《老大哥》在荷兰电视台播出并创下了荷兰的电视收视率纪录肇始,随后很快就有19个国家制作播出了《老大哥》的克隆版——包括美国的《生存者》(2000年播出)和法国的《阁楼故事》(2001年播出)。电视“真人秀”栏目从广义上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真人在镜头前非职业性的表现。具体作为一种电视栏目来说,电视“真人秀”栏目一般都是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线性的叙事模式,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行为的记录和加工。电视“真人秀”栏目娱乐的关键在于栏目可以摆脱明星,使普通人成为栏目的真正主角,所以一经出现,一方面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另一方面还迅速融入其他栏目类型之中。目前美国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网络播出的真人秀栏目已经超过100种,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而在我国,自从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播出第一个真人秀栏目——《生存大挑战》后,中央电视台以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栏目,而且真人秀栏目种类繁多,有野外生存(贵州台的《峡谷生存营》)、室内(湖南经视的《完美假期》)、表演选秀(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职场、整容、装修、教育、娱乐、公益、婚恋、法制、旅游等,不一而足。

早期的真人秀栏目卖点多是残酷的人际关系。在《老大哥》和《阁楼故事》里,人们消费同居一室的男女感情与关系;在《生存者》、《让我离开这里》这些生存挑战栏目中,人们消费的是对生存能力的挑战以及残酷竞争中的勾心斗角。如今,真人秀舞台不再是生存挑战、残酷竞争的独角戏,陆续出现了工作真人秀、生活服务真人秀等诸多种类。例如,《学徒》为参与者提供提升职业发展的机会;近来,世界上美容整形成风,记录丑小鸭变白天鹅过程的电视栏目《天鹅》也热闹地登上了真实电视的舞台,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栏目;生活服务真人秀《穿着禁忌》以服装时尚为主题,寓教于乐,用真人秀的方式告诉女性穿衣的学问。[1]

当今时代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电视“真人秀”栏目的主要形式有“真实电视”、“真人秀游戏”、“真人选秀”这三大类型。

(一)真实电视

“真实电视”在西方被称之为“RealityTV”,这种节目形式大都在被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事先隐藏好的电视摄像机跟踪拍摄,通过记录下被摄对象在自然环境中无所顾忌的本来面目来捕捉到扣人心弦的惊险场面或是一些搞笑的细节、滑稽场面。正是这些画面创造的紧张刺激、幽默风趣的节目效果让观众特别喜爱。“真实电视”和“电视纪录片”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功能定位和创作理念的不同。“真实电视”是以“娱乐观众”的追求和心态来记录社会和生活的,虽然从制作手段上看,“真实电视”和“电视纪录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从传播功能上说,它绝对应该归属于娱乐节目。相对于纪录片必须用客观的角度展现生活的原生态,“真实电视”则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人为地设计和干预。“真实电视”在拍摄过程中常常会事先设计好一个陷阱,然后用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下人们面对意想不到的情况时的真实反应,因此大量诸如儿童趣事、动物滑稽表现、人为事故等内容成为“真实电视”栏目在节目内容上的主体。“真实电视”在国外的代表性栏目有ABC的《难以置信》(ThatIsIncredible);在国内则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爱看电影》和江西卫视刘仪伟主持的《家庭幽默录像》。

(二)真人秀游戏

电视“真人秀游戏”一般泛指由制作者规定规则,由普通人(也有可能是由明星当作普通人或者普通选手)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以娱乐大众为根本目的的电视竞赛或游戏栏目。

从全球电视业的发展来看,电视“真人秀游戏”的始作俑者正是上文提到的由Endemol公司制作的《老大哥》。“老大哥”这个栏目的名字出自乔治·奥威尔著名小说《1984》中的一句话:“老大哥在看着你呢。”《老大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视“真人秀”栏目之一,并且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栏目游戏规则和规范的跨国运营模式。《老大哥》始发于荷兰,随后迅速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共19个国家照搬制作了各自的版本,也都在各自的国家高居过电视栏目收视率的榜首。《老大哥》栏目最初的形式是将10名参赛选手关在同一幢房子里共同生活10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选手们不能与外界联系,房子里没有电视、电话、收音机、互联网和其他任何通讯设施,甚至连写字的东西也没有。唯一可以交流的外界对象是心理医生。而摄制组则通过事先安装在房子的每个角落的摄像头记录下选手的一举一动,再剪辑制作成每天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向观众展示其间屋内所发生的大事小情。

《老大哥》栏目由四个基本元素构成:最原始的生活条件、竞争淘汰制、每周布置的任务和一个秘密的谈话室。谈话室供选手们表达各自的想法、情绪,并说出他们希望淘汰的对象。在简陋的生活条件下,选手们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家务活以及临时安排的任务。这些任务通过一个看不见的“老大哥”,传达给选手们,目的是考验选手们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选手每周可以获得一笔津贴,用来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津贴的多少和任务完成的情况相关联。每一周,每名选手要私底下选出两名他(她)希望被淘汰的室友,得票数最多的3个人的名字将公布在电视上,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发短信,投票选出他们最想淘汰的选手。计票结束后,被淘汰出局的选手要接受电视采访,而最后一个留在屋子里的人,将成为栏目的优胜者,并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在《老大哥》栏目里因为希望获得巨额奖金,很多选手不惜暴露自己的隐私,甚至在某些时刻还刮起了一股色情之风。[2]

(三)真人选秀

电视真人选秀栏目现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帮助普通人实现其走上舞台成为“明星”这一梦想的“艺术化真人”的栏目形态;另一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娱乐圈中已经成名的“明星”当作普通人一样地参加选秀比赛的“艺术人真化”的栏目形态。前者的代表性电视栏目有从《美国偶像》一脉相承下来的《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后者的代表则是湖南电视台引进、学习自韩国MBC电视台的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这两种栏目类型的最大相同之处除了采用竞赛淘汰制这一形式之外就是基本上都把淘汰选手的大部分决定权交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大大激发了电视观众的观看热情,从而在提高收视率的基础上获得高额的广告费。

ABC在2005年6月推出,播出两周之后即获得美国电视黄金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一的骄人成绩,并成为2005夏季美国收视率最高栏目的电视真人选秀栏目《与星共舞》是“艺术人真化”的真人选秀栏目的代表。《与星共舞》栏目的游戏规则是:每期选6位明星和6位专业舞蹈演员组成搭档,当着现场评委和全国电视观众的面展现舞技,由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排出名次,每周淘汰得分最低的一对。比赛内容包括拉丁风格的恰恰和古典风格的华尔兹,前者考验女方技巧,后者则看重男方表现。音乐由一支“15件套”乐队现场演奏。《与星共舞》栏目播出后也很快和《美国偶像》一样风靡全球,并迅速进入了我国的电视屏幕。上海东方卫视新闻娱乐频道2006年2月开播和《与星共舞》极其相似的《舞林大会》栏目,该节目以主持人跳国标舞竞赛为内容,并辅以他们练习舞蹈和后台对话的真人秀。《舞林大会》开播不久,收视率节节上升,4周后超过10%。《舞林大会》栏目不仅吸引了观众,也在各家省级卫视的主持人队伍中形成热门话题,很多的主持人都想参与其中,既能过一把跳舞瘾,又能增大自己的知名度。

五、电视益智博彩类栏目

电视益智博彩类栏目最早兴起于美国,它来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电台的智力竞赛节目。电视益智博彩类栏目是一种以多方面的知识为考核内容、以问答竞赛为栏目形式、以巨额奖金或奖品为物质奖励的电视栏目形式。电视益智博彩类栏目本质上极具博彩性质,其最大的特征是在整个节目的过程中,主持人、选手以及问答游戏内容等节目要素都围绕着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形成互动,以期制造出一种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现场游戏氛围,从而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欲望。电视益智博彩类栏目既方便观众的参与,又对节目内容和流程具有极强的可控性,能够真正地将知识性和娱乐性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观赏性。

1938年5月31日,BBC直播了《拼写蜜蜂》,这是最早的电视益智游戏类节目。CBS于1955年开播的《六万四千美元问答》成了当时最火爆的有奖竞赛节目。1990年BBC创办了具有特色的电视智力竞赛栏目《我带来的新闻》。1998年,ITV开播了风靡世界的电视问答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此后,世界多家电视台、包括香港亚洲电视、广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都与ITV合作,并被授权制作播出上述电视机构各自版本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全球各地的“百万富翁”系列节目的游戏规则基本上都是参照其英国的始祖节目,不同之处只有奖金的金额多少而已。英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的参赛者答对第一条问题可以得到100英镑,答对第二条可得200英镑,第三条得300英镑,第四条得500英镑,第五条得1000英镑,以此类推,参赛者必须连续答对15道涉及不同知识领域的问题之后才能拿到100万英镑的巨额奖金。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有3次求援的机会,三种求救方法——打电话询问朋友、向现场观众求助和利用电脑在答案选项中进行筛选。

[1]章芝羚。我国电视对欧美娱乐节目的模仿借鉴研究[D]。湘潭大学,2009。

[2]转引自http:blog。sina。。sblog_4920d561010003p6。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