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书模板 > 第三节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范例(第1页)

第三节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范例(第1页)

第三节电视节目策划方案范例

《对话青春》栏目是中国黄河电视台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播的一档以青少年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教类栏目,栏目于2007年年底停播。

案例一:《对话青春》栏目策划案[1]

一、栏目策划背景

成长是每个个体记忆的一部分。我们总是因为自己的青涩记忆而对青少年的成长指手画脚,其实我们恰恰在指手画脚中重蹈我们父辈的覆辙。

《对话青春》正是一个与正处于成长进行时的广大青少年探讨成长的酸甜苦辣的电视综艺谈话栏目。本栏目力图通过对青少年在成长中心存疑虑的话题进行有选择性的探讨,充分利用原有广播节目“零点悄悄话”的话题资源优势,拓展青少年关心的题材,使谈话更具代表性、参与更具主动性、影响更具普遍性。加之此类内容是广大青年受众及家长、老师十分关心的内容,通过对此项内容的多种方式表现,也可使得相关网站等附加产品获得更高的点击率与美誉度。同时为黄河电视台的全面改版带来更为强有力的节目资源。

二、栏目宗旨

1。社会方面,本栏目可以弥补中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最为缺失的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弥补青少年最为期待的沟通和交流的不足。

2。受众方面,本栏目可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受众对自身生理及心理的更加强烈的认知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平台;提供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可以畅谈那些青少年时期不愿与父母和老师分享的懵懂期许与青涩记忆;力求在山西省范围内首先掀起一个青少年关于自己的热点话题讨论之声,进而更广泛地影响青少类节目的“视角”变革。

3。家庭方面,本栏目可以在获得主体受众群——青少年认同的同时,适当迎合次主体受众——家长的需要,策划一部分两代人交流的话题,帮助“成长中的家庭”处理一些亲子矛盾,增进代系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三、栏目内容

1。栏目内容主导定位是关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和生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2。内容选择的原则

(1)优先选择那些青少年关心的话题,其次选择社会广泛关注的青少年话题,较少选择那些容易误导的话题。

(2)敏感问题一般不报道。除非经过智囊团研讨过的特殊情况。

(3)父母家长关心的话题可以定期组织特别节目探讨,但不要影响节目内容的主导定位。

四、栏目受众定位

1。第一受众群:年龄在12~22岁的青少年(主要为初中、高中、高职、走读大学的在校生,同时包括部分社会青少年)

2。第二受众群:年龄在35~50岁之间的家长

3。第三受众群:年龄在22~50岁的教育工作者

五、栏目播出时间及时长

播出时间:首播周日19:20—19:50

播出时长:每期30分钟

六、栏目形式

栏目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根据具体的节目内容采用不同的节目形式并灵活运用,包括情景再现、剧场表演、动画模拟、外景专题、街头随机访谈、演播室谈话、短信互动、网络互动、真实体验记录等各种电视手段。栏目设置一名固定演播室主持人,除了担任串连板块任务外,还要担任演播室谈话的主持任务。外景专题、街头随机访谈将设置助理主持一名,负责全部外景的主持工作。情景再现、剧场表演则每次根据剧情设计的不同,寻找不同的演员担任表演,可以是专业演员,也可以是业余的爱好者,视内容而定。

谈话板块以一条线索为依据,借用传统文学结构方法中“开端、发展、**、结局”的结构方法,由主持人串词或者提问完成结构的推进。重点在突出嘉宾,尤其是青少年嘉宾的相关回答上。以不同问题的不同回答带出“问题”的多义性、“思想”的多样性。主持人参与谈话,但不要得出结论,更不要主导谈话结论的方向,让谈话过程本身的起承转合来吸引观众。每期设置三个嘉宾参与,注意男女搭配,身份搭配、年龄搭配。

七、栏目结构及具体要求

片头30秒

板块一成长日记本(2~3分钟)

选题来源:选题多取自网络上的热点话题、新闻事件、青少年点击率较高的内容。

操作形式:

1。新闻素材

从教育新闻网上采制一些青少年新闻事件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资料,重新编辑或者编排之后,配以新的解说词或者背景音乐。本形式利于表现一些新闻性较强的话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