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应用文写作实训总结 > 任务三 解说词(第4页)

任务三 解说词(第4页)

(2)在每一段落的介绍中,都采用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充分发挥起承和转合的作用,用文字来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少的信息。

(3)整体结构完整,具体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来构架全篇。

注意事项

1。依附性。旁白依附于电视画面而存在,因此首先要控制好旁白的篇幅,尽量用画面来说事和传递信息,不要喋喋不休。

2。提升度。旁白虽然对画面有依附感,但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画面内涵的一种提升,要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同时,鉴于特殊的承载方式,相对于导游词和导览词,电视旁白的信息含量要求更大,语言要求更加生动优美。

3。位置感。在电视纪录片的旁白中,根据解说的作用与需要,有时位置感上前,有时位置感后撤,这种感觉直接关乎解说处理的分寸把握和与画面语言的配合。如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要求较强,吐字要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要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语言流补充画面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地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风情片的解说恰恰相反,它的用声一般轻美柔和,咬字柔长,要求节奏轻快、舒缓,语言亲切、甜美,语气柔和、真挚,此时位置感需后撤,解说只起到渲染作用,更主要的还是让观众好好地感受画面,欣赏片子带来的美的享受。

技能实训

1。填空。

(1)解说词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2)解说词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___________,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___________,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3)根据解说词针对的解说对象及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场馆导览解说词简称________,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场馆以及可供参观的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单位等场所的导览解说,是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参观场所的________、基本内容和________,满足观众增长见识的需求而撰写的解说词,因此导览词通常含有较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_,对内容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5)影视纪录片的旁白是要求最高的一种解说词,内容既要经得起推敲,具有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__,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6)不论是导览词、导游词还是影视旁白,都具有以下解说词共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请分析下面这篇导游词,指出其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

泰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大家到泰山来。请看前方,那座正阳门内就是岱庙。

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长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从天贶殿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行政治活动的功利目的。

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终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对比,犹如宝塔之刹,形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

这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那负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当年无名无姓的凿石修路人,大山无言,但它们能激励人们向上。朋友,登山犹如干任何事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上,才能战胜险阻,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南天门到了,我们现在已置身“天界”了,虽然我们并没有成仙,但我们在这里领略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进了南天门,与之相对的是取名为“未了轩”的大殿,未了轩两侧各一门可以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的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阊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庙。

天街最东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给大家讲讲碧霞元君的故事吧。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间被称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众对泰山老母的信仰与喜爱,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层的对母亲的爱。多少年来,碧霞元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巅,接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

好,让我们进到碧霞寺来。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门、正殿、配殿3座神门,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设的典范,人们到这里来进香并不感其小而觉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

出碧霞寺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大观峰西侧,几乎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笔,这一带可谓是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沿大观峰西侧盘道而上,至最高处,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终于到了尽头,这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石头了。但是在这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地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朋友们,今天的泰山之行已经结束。希望你们能再度到泰山来。谢谢大家!

3。观看电影《1942》,根据电影情节,选择让你感动的片段,写一篇解说词,字数不少于800字。

4。请完成情景案例中设定的任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