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结构:文章各分论点之间呈并列与平行的关系。
递进式结构:文章的各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推进、由浅入深、逐渐深化的逻辑关系。
综合式结构:综合运用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结构顺序来组合文章的分论点。
(3)结论
结论是对毕业生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结果,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或对以后研究的展望和设想。毕业论文的结论是文章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
7。注释及参考文献
注释指作者需标明在文章中所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他人的语句、理论、观点;标明文章中不常见的史实、事实或理论。当文章直接引用他人语句、理论、观点时,需用引号将借用的内容括起来;间接引用是指按原作者之语义换用作者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引用方式。注释内容一般需标注原文出处之页码。
参考文献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作者的观点和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启示、参考、借鉴作用或对作者的观点和理论有支持、印证作用的某一著作、论文或其他类型的资料,表示作者整体参考了他人的观点、理论等的各类资料。参考文献一般按在正文内容中第一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这一子项目中,考查的是论文作者是否具有收集、梳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考查论文作者在评述他人观点或研究某种现象时,能否提出足够的材料作为支持自己判断的论据;其次考查论文作者所引证的材料是否翔实可靠;最后考查论文作者能否按照规范的方式引证材料。
8。后记
主要写在定稿交出后,自己重新审查新发现的缺陷,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及要致谢的人员等。
注意事项
1。论文题目要有特定的范围和边界,切入点要小而深厚
论文题目不能太空泛,要选定特定的范围和边界,选定一个人物或一种现象来写,如《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微笑在秘书工作中的魅力》《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等。这类题目切入点小,论述集中。
但论文题目的切入点小,并不等同于论文选题的单薄和浅显。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有学术深度,对学术领域的某一现象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毕业论文的选题太宽泛,对于没有深厚学术功底的毕业生来说,既难以操作,同时还会使论文流于空泛,难以做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2。论文选题要有创新性,有独立的见解
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既包括对某一研究现象的创新性发现,又包括研究角度的创新,也就是说毕业生既可以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展开研究,选取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论文题目,也可以在学者热衷研究的问题中寻找到新的研究角度。
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考查的是作者的学术敏感度及善于利用文献资料提出新观点的治学能力,这其中包括毕业生研究他人观点或现象的学术能力,也包括毕业生通过对学术领域中某种理论与现象的研究而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既要有理有据,同时观点也应有创新性,不要人云亦云。
3。论文写作时要注意论文摘要和引言的区别
很多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常常将摘要和引言混淆。具体来说,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4。论文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述系统而完整,层次分明。毕业论文多采用递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或综合式结构这三种结构框架,它们的共同优点是逻辑清晰,论证富有层次。论文写作不仅要层次分明,同时还需注意不同段落之间应有过渡性的语义衔接,使文章不至于出现断层现象。
5。论文语言要有专业性,不能有口语化倾向
毕业论文的语言体现的是科学语体的特征,即各种科学文献使用的一种有别于文学语体、生活语体的语言。这种科学语体主要有概括性、精确性、庄重性等特征。这种科学语体与普通的生活用语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之前要充分熟悉论文语言的语体特征,才能在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这种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特征的语言。
技能实训
1。收集学术资料训练
(1)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名称;
(2)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
(3)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网站名称;
(4)请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感兴趣的学术论文。
2。论题与大纲的写作训练
在对所学专业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试着拟制“论题”和撰写“论文大纲”。
3。规范的论文写作的训练
在前两项训练基础上,结合所学,试着撰写一篇规范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