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意外的发现】
“同学们,注意脚下!这里的每一块砖都可能藏着历史的秘密。”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站在一片刚清理出来的遗址前。这里是新发现的大梁时期工业遗址,据说是宫瑶最早创办的工厂。
我,王美玉,一个普通初中生,能参加这次考古体验营纯属运气——我的历史小论文《宫瑶的工业》意外得了个奖。
“教授,这里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金属箱!”一个研究员突然喊道。
我们立即围了过去。经过小心翼翼的开启,箱子里是一叠保存完好的纸质文件。
“天啊!”张教授的声音在颤抖,“这是宫瑶的创业记录!”
我凑近一看,封面上写着:“创业笔记-宫瑶”。
“三月初五。”张教授轻声念道,“今日嘲笑云珠的算数,失败。”
“她当场给我算笔账,说田庄经营方式每年要亏空五百两银子。唉,已经不如小云珠了。”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笑声。
我的好朋友和我遥遥对视,姨母笑。
我就知道!她也注意到了“小云珠”!
“安静!”李研究员瞪了我们一眼,“继续听。”
“有意思。”张教授不知道我们笑什么,若有所思,“史书记载宫瑶妹妹‘少聪慧,精数算’,没想到是这样精通的。”
【第三天:账本里的秘密】
今天我们在遗址的办公区域有了重大发现。
“快看!”同组的女生路二喊道,“这里有个暗格!”
暗格里藏着一本厚厚的账册,封面上写着“瑶光纺织厂收支明细”。
李研究员小心翼翼地翻开账册,眼睛越来越亮:“这可能是研究大梁经济转型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凑过去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收入项:
出售新型纺车图纸:二百两
第一批棉布利润:八十五两
为商户改进记账法:三十两
支出项:
购置城南铁匠铺:一百五十两
支付女工月钱:六十两
研发蒸汽机:
“这个数字被涂改了。”张教授指着最后一栏,“看来早期的研发投入很大啊。”
路二好奇地问:“教授,这些数字很大吗?”
“相当大。”李研究员解释道,“当时一个七品官员的年俸也不过四五十两。宫瑶这三个月的收入,够一个官员挣好几年了。”
下午,我们又发现了一本员工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