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要点错误的是 > 任务六 其他心身疾病与心理护理(第6页)

任务六 其他心身疾病与心理护理(第6页)

3。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如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眼部情况(眼压、视野、眼底)及相关检查。

二、对症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做有氧运动,如慢跑、做操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劳累等。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注意保护眼睛,阅读时保证光线充足,减轻视觉疲劳,避免用眼过度,宜枕高一点的枕头睡眠。因在黑暗环境中,可使瞳孔扩大,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因此要慎戴墨镜。

2。注意补充营养,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忌喝浓茶。每餐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可少食多餐,以免因饥饿使头部血液集中,眼睛充血,导致眼压升高。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半流食。

3。限制饮水量,一次饮水量以不超过500毫升为宜,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房水产生增多,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的发作。

4。滴眼药操作规范,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甚至在高浓度频繁使用时出现头痛、胃肠道反应,点药后应压迫内囊区数分钟,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停药。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0。25%~0。5%噻吗洛尔滴眼液时,要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可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跳过缓、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三、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医疗费用高,致盲率高,这些都给青光眼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压力,思想负担过重。特别是患者失明后,难以适应生活习惯的改变。而那些拒绝接受的患者,情绪变化更明显,脾气暴躁、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从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个别老年患者担心视力受损后无人照顾,出现悲观、孤独情绪。

为了防止失明,多数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对于患者的心理刺激是显而易见的,手术前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担忧情绪,害怕手术过程,担心手术后的效果。由于眼科手术时患者意识清楚,在特殊环境中,感受整个手术过程,从而加重患者恐惧、紧张情绪。术后症状得到缓解,心理状况较稳定。但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具有A型性格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出现焦虑情绪的概率明显增加。因此,在临**对老年青光眼患者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2。心理护理措施

(1)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感到精神舒畅。护士要热情、耐心诚恳的与患者沟通,多加关爱,让患者倍感亲切与温暖,取得患者的好感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老年患者的安全感。

(2)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告知患者任何情绪激动均可诱发青光眼并加重病情,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同时争取家属及社会的理解与关爱,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用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促进康复。

(3)由于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术后恢复,需特别关注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增强其适应能力。评估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鼓励他们与家属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指导他们运用放松疗法舒缓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小故事

乐观者和悲观者

从前,有一对夫妇养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卖煤为生,小儿子则卖雨伞。每到下雨,母亲就唉声叹气说大儿子的煤要卖不出去了,天晴时,母亲又惆怅抱怨小儿子的伞没人要。但父亲则和母亲恰恰相反,下雨天,他为小儿子高兴,天晴时,他为大儿子叫好。

温馨提示: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未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虽然失明很残酷、很可怕,如能积极面对,学会感恩,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终将战胜一切!

1。保持愉快的情绪。发怒、激动和紧张是发病的诱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心情保持稳定,心胸开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而诱发眼压升高。衣服要宽大舒适,领口不要太紧,以保证眼部血液回流通畅。

2。坚持体育锻炼,可加快血液流动,减少眼底淤血,房水循环通畅,眼压下降。但不宜做倒立动作,以免使眼压升高。防止眼部外伤,注意保护视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读书看报。

3。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以促进入睡,必要时服少量安眠药。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莲心、小麦片、核桃肉等具有养心安神功效,青光眼患者可以适当多食。

4。积极治疗高血压。老年人尽量每年测量一次眼压,特别高血压病人。定期检查及复诊,如出现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滴眼后眼压升高的情况,应注意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拓展训练

李女士,63岁,女儿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独居,无正式工作,平日生活拮据。两个月前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近日加重,3天前来医院就诊后,确诊为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询问医生后得知,需住院至少1周,花费手术费用5000~7000元。这几日张大妈发现李女士情绪非常低落,精神恍惚,丢三落四,经常独自默默掉泪。张大妈问她怎么了,她只是简单地讲述了看病的经过,需要住院手术治疗,问她为什么还不做手术时,李女士沉默不语,只是不断摇头、叹气,反复询问才慢慢地说“等一等再说吧!”

思考:

1。分析李女士现在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变化?

2。如何对李女士进行心理疏导,怎样帮助她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

1。高云鹏。老年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陈露晓。老年人心理问题诊断。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网,http:hyzqalfxxielaobanlv

4。39老人健康,http:oldma

5。杨凤池,崔光成。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