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要点错误的是 > 任务一 老年社会适应的基本认知(第1页)

任务一 老年社会适应的基本认知(第1页)

任务一老年社会适应的基本认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社会适应的定义;

了解老年人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了解老年人社会角色变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对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干预方案;

能为老年人适应障碍提出预防和心理干预的方案。

工作任务描述

罗大爷有两个儿子,都在深圳打工,他独居在岳麓区某教师公寓。今年春节前,儿子们来电说会回家陪二老过年。罗大爷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备足年货,就等儿子儿媳们回来。大年三十,儿子们带着家人回到老家过年,让老人感到非常高兴,从初一到初四,一大家子享受着天伦之乐。大年初五,儿子们动身回深圳。儿子走了,罗大爷嘴上不说,心里却满是失落。随后几日,他变得不爱活动,也不再爱讲话,以前常跟村里的老头老太闲聊的,现在都不怎么出去凑热闹了。大年初七晚上,罗大爷出现了失眠,在客厅一坐就是一宿。作为知识分子,罗大爷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大年初十,他告诉某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孩子走了后,自己心里空空的,什么也不想干。

思考:

1。罗大爷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2。如何对罗大爷进行心理护理?

基本知识准备

一、老年人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是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态。对老年人来说,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如何往往通过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平衡程度来判断。关注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当前促进老年社会福利改善的重要切入点,如何促进老年福利专业化,解决老年问题和提高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研究证明,适量的刺激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多、过强、过长的心理压力或刺激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如致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症以及诱发或加剧内因性精神病或躯体疾病。适应性障碍是指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又由于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以出现情绪障碍为主,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老年期处于各种丧失期,随之而来的不良刺激往往带给老年人一系列的社会适应问题。

二、老年人社会适应内容

老年人与其他年龄段人员相比,要面对社会角色变更、人际交往环境变化、身体生理衰变等人生特殊阶段的诸多问题,加上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日新月异,都对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年人更多地在心理和行为上做出调整,达成与环境的和谐。从具体内容看,老年人社会适应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基本生活适应。即老年人应对生理变化、健康状况下降带来的日常生活问题,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二是人际关系适应。即老年人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与新的群体交往问题,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的程度。三是精神文化适应。即老年人能够应对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变,顺应变化中的思想、观念及各种文化现象的程度。四是个人发展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

三、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老年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原因。物质性因素主要是由于老年经济问题导致的贫困,居住条件、照料条件、身体自理状况、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困难;非物质性因素指的是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性格障碍、家庭变故、婚姻质量、自我接纳等方面的问题。不同性质的原因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都不一样,采用照护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具体影响因素有:

(一)经济条件

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水平,决定着精神生活。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对生活有较高的自主支配权,往往比较乐观、自信,能主动容忍与自己观点相冲突的新事物或新观念,而经济条件差的老人,则较多体会到生活的不尽如人意,容易精神倦怠,接受新事物也往往较为被动。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不满情绪,通常还来自于横向比较,比如,当老人发现原先与自己养老金水平相同或更低的人,现已超越自己并形成较大的反差时,平等分享资源和享受生活的需要与现实不一致,容易心理失衡,感到不公平,产生不适应。

(二)健康水平

健康水平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先决条件。步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生理机能衰退,慢性疾病侵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在所难免,但相同年龄段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个体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更易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健康出现严重问题的老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则相对较差。

(三)家庭状况

子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也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好,老人没有后顾之忧,心情放松,情绪积极乐观,更易适应社会。子女的事业和生活状况不如意,老人会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消极情感较多,进而影响其对待社会环境的态度。同时,家庭是否和睦、情感是否融洽也影响着老人心理健康,家庭成员相互关心照顾、家庭氛围好,即便没有足够的物质享受,老人仍会感到比较满意。

(四)主观感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