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ppt课件 > 任务二 老年人临终关怀(第3页)

任务二 老年人临终关怀(第3页)

2。改善呼吸功能。

3。疼痛控制。

4。口腔和皮肤护理。

5。感知觉护理。

需要特别注意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人的皮肤完好,使病人感到舒适,并保持较好的外在形象。在进行基础护理时,不要忘记遮挡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绝不能随便应付。

三、针对病人进行的心理护理

1。减轻痛苦

尽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如CT、核磁共振)和无价值的治疗(如化疗、放疗、导管插入),以免加重病人的痛苦,对于癌症晚期病人尤其如此。临终心理关怀的关键是控制恐惧,减轻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

2。经常给病人进行生理抚摩

人的皮肤是爱和情感交流的“感受器”,皮肤的感觉可以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信赖感。爱和情感交流是临终老人特别强烈的情感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应予以满足。抚摩的部位可以是手、胳膊、额头、腿部等外露部分。抚摸者的手要温暖适度,动作要缓慢舒适,使病人感觉到放松、舒服和安全,从而起到减轻病人的孤独、寂寞和恐惧感。在进行生理抚摩前需征求病人的同意和配合。

3。耐心倾听,诚恳交谈

当临终老人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给予关注,认真仔细倾听,并适时地通过表情、眼神或手势来表示尊重和支持。在交谈过程中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和愿望,以便在将来创造条件满足老人未达成的要求,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此外,也可以引导老人多多回忆过往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以增强人生的圆满感。

4。帮助病人保持同社会的联系

老人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也会结识许多好友。在自己生病住院的时候,会希望有亲人陪伴、朋友探望。所以,护理人员和家属要设法了解临终病人的朋友和他们的联系方式,尽量帮忙安排探访的相关事宜。

5。适时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旨在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能够在心理上比较平静地接受死亡。将家属纳入死亡教育的安排,也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死亡教育比较适合在老人情绪相对平稳时开展,当老人处于否认、愤怒情绪中时,认可他们的情绪才是第一位的。在死亡教育中,对优死的宣传有着突出的意义。优死指的是临终病人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精心护理下,心理上毫无牵挂、生理上无严重痛苦折磨,平静安详地离开人世。同时,留在世上的亲人不会因为没有采取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命而感到内疚和自责。

(1)指导病人家属参与护理。

临终老人家属参与护理既是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老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老人家属的护理效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亲人的护理不仅可以维持病人的尊严,同时能缓解其孤独和不安,有利于稳定情绪。要尽量让家属留床守候,聆听病人的自语和诉说,用正面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安慰病人。

(2)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

一般而言,病人家属在得知其亲人临终的讯息时,在情绪上同样要经历震惊、否认、愤怒、悲伤和接受几个阶段。因此,在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对病人家属身心遭受的困扰和痛苦进行疏导和安抚。护理人员要注意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家属宣泄内心的情感、说出内心的感受,给予安慰和理解。此外,还需积极解释临终患者的真实情况,减少家属疑虑。同时,也应尽量为家属在医院的陪护以及善后等实际事务提供帮助。

拓展训练

25岁的女孩肖佳一年前失去了自己的外婆,至今,只要看见医院的病床,肖佳就会放声大哭。一年前,胃癌晚期的外婆住进西安肿瘤医院治疗,远在外地工作的肖佳赶回来。外婆拉着肖佳的手说想回老家,可肖佳担心外婆的身体受不了路途颠簸;外婆想吃咸菜,肖佳和父母却硬让外婆吃医生开的营养品;外婆不想再做化疗,肖佳哄她“再做一次就会好”。

外婆弥留之际意识已不清楚,那一刻肖佳才忽然明白,在外婆还能清楚地和她相处的时光里,她和父母“只顾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全然没有顾及外婆想要什么”。

思考:

1。肖佳和她的家人在对外婆的照料和护理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2。在老人临终前给予什么样的照料和支持才是合适的?

3。如何对丧亲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推荐阅读

1。陈维樑,钟莠荺。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霍尔德,克兰顿。临终:精神关怀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孟宪武。优逝:全人全程全家临终关怀方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肯·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