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高危老人提前与本人及家属沟通。
①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老人应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并向家属强调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不可私自解开约束带,约束肢体应处于功能位,定时轮流松放。做好交接班、加强巡视、观察约束肢体的血液循环并记录。
②向老人及家属强调24小时留陪伴的重要性,强调老人不能单独活动。指导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等。感头晕时,应暂时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致跌倒。
③改变体位动作应缓慢,告知老人穿防滑鞋,且无打赤脚、穿硬底鞋,慎穿拖鞋。
(2)环境安全
①病房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便器以坐式为宜,坐便器周围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护老人。
②病床应低于普通病床,并使用活动床栏,防止老人坠床。
③房间的布置应尽可能使老人能接受更多的刺激。床档位置要便于使所有活动(如护理、医生查房、探视等)都发生在患侧;重视患侧功能恢复,床头柜、电视机等应安置在患侧。
(3)走失的预防
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提前与家属做好沟通,强调24小时留陪伴的重要性,患者不能离开陪伴的视线。外出检查时应专人陪同,尽量避免到人员杂乱的地方,快去快回。
5。脑卒中老人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许多老人及家属对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要做到合理的控制饮食,改变长久形成的饮食习惯对老人来说并不容易,只有通过专业人员对老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让他们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饮食控制的依从性。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老人学会自我管理,纠正生活中的误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老人戒烟戒酒。因为酒精不含任何营养素,只提供热量,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长期饮酒对肝脏不利,以引起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诱发血糖升高,导致周围血管收缩,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6。康复健康教育
(1)教育老人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并持之以恒。
(2)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
(3)指导有规律的生活,合理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鼓励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4)指导老人修身养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辨别和调节自身不良习惯,培养兴趣爱好,如下棋、晨晚锻炼、打太极拳等,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增强个人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有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5)争取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单位等社会支持。通过健康教育,使老人对疾病康复有进一步认识,增强康复治疗信心,调动老人及家属的积极性,使老人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并指导老人将ADL贯穿生活中,使替代护理转为自我护理,提高老人的运动功能及ADL日常生活能力。使老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回归家庭。
四、康复护理指导
1。指导自我护理技术
转换“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的理念,训练老人和家属自我护理技术和能力;按时吃药,坚持训练,定期到医院检查,让其获得最大的康复机会和效果。
2。ADL训练指导
指导教会老人家属能协助老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ADL),并将ADL训练贯穿到日常生活中,鼓励老人独立完成穿脱衣服、洗脸、刷牙、进食、体位变换及手功能训练等,教会老人如何利用残存功能学会翻身、起床、从床移到轮椅、从轮椅到厕所的移动动作。将替代护理变为自我护理。
3。家庭环境改造
理想的环境有利于实现康复目标。必要时协助老人家属进行家庭环境的评估,帮助进行家庭环境的康复功能型改造,尽量做到无障碍,减低家庭意外损伤的发生几率。
4。定期随访
深入家庭指导与老人建立良好的联络体系,随时关注老人的心理及情绪情况,要做到有问题随时解决,将老人的不良心理情绪消灭在萌芽中。协助家属为老人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温暖的家庭气氛,使老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康复训练中。
思考题
1。王爷爷,75岁,患有多年的房颤病史,散步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眼球向左侧凝视,意识不清,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7°,脉率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80100mmHg。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0级,病理反射阳性。头颅CT示左侧低密度灶。治疗两天后意识转清。
请问:(1)王爷爷目前存在哪些护理问题?请制订出护理计划。
(2)如何指导王爷爷进行功能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