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同一主体转场
(1)同一个主体
上下两个相接镜头中的主体相同,通过主体的运动、主体的出画入画,或者是摄像机跟随主体移动,从一个场合进入另一个场合,以完成空间的转换。
(2)同一类物体
上下两个物体虽然不是同一个物体,但是却属于同一类物体。假如上一个镜头主体是一只书包,下一个镜头的主体是一只公文包,这两个镜头相接,可以实现时间或者空间的转换,也可以同时实现时空的转换,并且产生一定的艺术韵味。
(3)非同一类视觉相似
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主体是没有关联的不同物体,但是在视觉上有着颜色、形状等特征的相似,二者连缀专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8。地点转场
满足场景的转换。比较适合新闻类节目。根据叙事的需要,不顾及前后两幅画之间是否具有连贯因素而直接切换(使用硬切)。
9。动势转场
摄影机不动,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主体不动;或者两者均为运动。动势转场是指利用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动势的可衔接性及动作的相似性完成时空转换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转场可以使转场真实、流畅,可以连续展示一个又一个空间的场景,是纪实纪录片创作的有力武器。
10。出画入画
前一个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走出画面,后一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主体走入画面。
11。主观镜头转场
前一个镜头是人物,后一个镜头是人或物所看到的场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主观性。此转场要慎用。
12。承接式转场
承接式转场也是按逻辑关系进行的转场,它是利用影视节目两段之间在情节上的承接关系,甚至利用悬念、两镜头在内容上的某些一致性来达到顺利转场的目的。承接式转场的前后镜头具有因果、呼应、并列、递进、转折等逻辑关系,这样的转场合理自然,有理有据,在电视片、广告片中运用较多。
10。5。2技巧转场(见图10-26至图10-28)
图10-26技巧转场(1)
图10-27技巧转场(2)
图10-28技巧转场(3)
技巧转场可以分为“淡”、“溶”和“划”三大类。
淡
“淡”包括淡入、淡出,也叫“渐显渐隐”、“渐明渐暗”。表现形式是前一个镜头逐渐消失,后一个镜头逐渐显现。中间是黑场过渡。
溶
“溶”也叫“叠化”。表现形式是前一镜头逐渐消失,后一个镜头在其完全消失之前就开始逐渐显现,当前一个镜头完全消失之时,后一个镜头完全显现。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期为半透明状态。
划
“划”又称“叠印”。常见的有划出、划入、帘出、帘入、圈出、圈入等。视觉效果明显或夸张,会让观众对剧情产生间离感,一般用于艺术短片,在写实类作品中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