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景景别的表现通常较为客观,缺少情绪化和倾向化的表现手法。
3。运用技巧
(1)中景的镜头是作为叙事的主要手段,创作中应该用于描绘人物之间的交流、动作、反应。
(2)中景中应注意压缩内容,即以多人或者有强烈动作性的镜头为主,尽量避免单人的、无明确动作的镜头。
(3)中景对于造型的要求较为强烈,应当通过美术手段努力突出人物的造型性。
4。2。4近景
1。概念
近景(见图4-5)是指在画面中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道具局部的镜头。它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物的面部,或者物体道具的局部特征。近景对于塑造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4-5《冰河世纪》近景
2。特点
(1)近景景别的画面重点是表现主体的局部形体特征,例如人物的面部表情,或者道具上的特别特征。
(2)通常在近景中环境居于更次要位置,属于绝对陪体的地位,多推向后景,以虚焦或者模糊处理。
(3)近景中通常空间感很模糊。
3。应用技巧
(1)近景在创作中应当以突出人物的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反应,而不单纯是简单的一张脸部重现。
(2)近景中应当以单人构图为主,突出画面中心。
(3)近景的构图需要大胆创新,视觉效果鲜明,力求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在近景中,对于光和线条的把握十分重要。
4。2。5特写
1。概念
特写(见图4-6)是镜头景别中最细腻的拍摄手段,用于表现被摄物体的局部特征或细腻表现人物的神态反应。通常在被拍摄者的肩部以上也可以仅仅是面部奇怪的局部特写如眼睛嘴唇。特写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打破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影习惯,拉近了观众与被拍摄物体的直接距离。
图4-6《冰河世纪》特写
2。特点
(1)被拍摄主体占据整个画面的绝大部分,背景和环境被完全虚化。
(2)镜头具有造型性和表情性质,能够准确地传达人物的反应,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情节的发展或者主题的体现。
(3)特写的主要作用是塑造人物,即通过对面部特征的描绘,加深观众对于角色的印象
(4)特写通常是情绪化的,起到暗示的作用或者用于烘托氛围,并且可以强化冲突。
(5)特写的超常规视距让画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有力地调节观众的视觉节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起到强化影片**部分的作用。
3。应用技巧
(1)特写镜头应该控制时间,通常特写镜头的效果应该是短促而有力。
(2)特写镜头中应该注重准确。如:人物眼神方向的准确、人物外形线条的强化。
(3)特写镜头应该与整体的场景位置一致。如:光源方向、人物对话的轴线方向。
(4)特写画面常见着重突出眼睛、嘴唇和手。
(5)如果是表现对话或者冲突的特写镜头,人物之间的特写镜头应该在画风上保持一致。
4。2。6其他非标准景别镜头
以上五种景别属于在动画创作中最为常见的景别应用,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也有除了五种手法以外的景别应用现象出现。由于动画创作比影视拍摄更加随意,动画中存在着非标准镜头景别。
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画面的可见区域位于两个标准景别之间,这需要考虑画面内容以及场景的特征进行判断。例如,场景中的某些前景或者特殊物体的存在,让标准景别的画面看上去不够美观,或者为了突出某些特定建筑和道具,而把不同比例关系的物体压缩到画面之中。在处理非标准景别的时候,需要综合画面内容和镜头运用原理来进行创作设定。
另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是,由于动画表现的特性,当出现虚化背景图像的时候,难以判断其镜头景别。例如,当画面中布满了变换着的彩条图案,就构成了满景镜头。仅仅是占据了饱和的视觉空间,却并没能发挥出全景镜头的方位感和视野感觉,这些也是特殊的情况,需要具体地进行分析判断(见图4-7)。
图4-7非标准景别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