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场景场面调度与纵深空间场面调度不同,它的重点不在于利用场景深度,而在于平面空间内人物的运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场面调度更类似于经典的戏剧场面调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情景剧、电视剧、电影之中。创作者依靠角色在平面空间内的位移来转移画面的重点,调动观众视觉注意力的变化。在动画作品中,平面场景场面调度不仅仅是演员和观众视点的位置变化,还会伴随着镜头的位移或者景别的小幅度变化进行组合表现。
平面场景场面调度在动画中较多地被应用于二维动画之中,换言之,几乎所有的传统二维动画在视觉表现上,都是平面场景场面调度为主体的。这是由于动画不像实际拍摄的影视作品,本身在场景的表现上,其空间深度和真实感就有所欠缺,并且观看动画的观众也乐于在一个特定的场景内部观看人物的表现,而在同样的情节内,平面场景的表现只需要背景板和人物做分别的平面横移就可以表现出动态感,是节约成本的良好选择。平面场景场面调度适合表现出角色的横向运动,或是较为连续的动作和运动轨迹,但是缺点是缺少立体感与视觉冲击力,同时角色往往都是侧脸,人物形象也不够吸引人。因此,需要利用不同镜头的组合来弥补劣势。
3。垂直场景场面调度(见图8-18)
图8-18空中场景多要运用垂直空间
垂直场景场面调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场面调度空间类型,指的是当画面中的角色做出较大幅度的高度变化时的场面变化类型。其重点是随着角色的位置移动,场景的透视和整体面貌因做出了大幅度的扭曲、变形、透视而改变。而这种改变不同于视野的从左到右,或者焦距的由浅到深。因此,在本处将其列出来,主要是用来区别前两种场面调度。
在电影中,这类场面调度多发生在动作、科幻题材的影片之中,用来表现追逐时角色的跳跃、逃窜、坠落等,往往只是一两个镜头,应用并不算广泛。但在动画中,其出场概率却大幅度增加,由于动画的镜头运用和场景描绘更加随心所欲,并且动画作品内部的逻辑规则也较为天马行空,因此在空战、角色打斗、特殊场景中,立体式的、颇具垂直空间感的场面调度经常发生。
在这一类场面调度中,往往可以区分出处理手法存在较大差异的两种类型供参考:一类是摄影机运动紧跟画面主体,无论角色做出了何种上下飞跃,或者空中位置的交换和移动,摄影机都是紧跟主体,着重表现主体的运动感觉,场景的形变和扭曲则是用来表现主体的陪衬。换句话说,就是主体运动和摄影机运动,但是主体和摄影机之间相对较为静止。另一类则是摄影机与场景之间较为固定,摄影机描绘着场景内部的某一个固定区域,而角色则在场景内做出动作幅度较大、位置移动明显的位移,从而形成一种视角独特的静动对比。
4。场面调度的空间组合
所谓场面调度的空间组合,实际上不是在谈论一种新类型的空间场面调度,而是在强调不同空间类型的场面调度可以是也必须是组合应用的。由于各自类型的场面调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劣势,因此只有加强彼此的联系,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让一部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在宏观上,一部作品中场面调度的空间类型需要全面,保持一定的更替节奏,才能不让一部作品看上去过于平淡,而场面调度的选择要与情节和整体视觉节奏相互影响。特定的剧情需选取正确的场面调度处理手法。例如,追逐的场面用纵深场面调度就会比平面的更加具有视觉冲击。
在一个场景内,场面调度同样可以把不同的空间进行组合,达到场景内独特的拍摄效果。例如,表现两个人在街头交谈走动的场景时,可以先采取两人并排而走的平面场面调度来表现交谈,当走到路口时,摄影机停止横移,角色拐入巷口摄影机推上去形成一种纵深感,或者当角色出画时采取摇拉结合的手法,都要比单一的空间场面调度类型更加丰富。
8。3。3场面调度的艺术性质分类
场面调度通过导演的艺术创作,在交代情节和展现画面的同时,也将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和思想内涵展现出来,如果按照场面调度的艺术性处理特点进行区分,同样可以分出以下几种场面调度类别。
1。重复性场面调度
重复性场面调度是指在一部作品中,先后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具有一定相似性质的场面调度。通过相似的场面调度元素引起观众的联想,产生某种情怀,加深观众对于主题或者情节的思索与探究。例如,我们在创作一个角色四处寻人帮助却惨遭白眼的情节时,可以安排角色在画面中反复按照相似的运动轨迹往返奔波,从而加深角色的无助和四处碰壁的感觉。或者我们处理一个角色面对官僚体制的摆布手足无措的时候,就可以安排他按照相似的场面调度多次重复同一过程,在观众感受到厌倦的时候,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在动画作品中,重复性场面调度还经常被用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状态。例如,动画作品中常见的摆姿势、说标志性的言语,实际上都是重复性场面调度的类型。
2。对比性场面调度
严格来说,对比性场面调度是重复性场面调度的扩展,在保留重复性场面调度一些相似处理元素的同时,通过对与场景创作中一些对比性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新生的主观感受。
在对比性场面调度中,一定要做到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互补,不能够完全重复镜头和场景的处理,那样会显得没有新意。通常是演员的位移或者表演状态相同,而场景环境发生了改变。例如,我们可以选取这样两个相似的情景:战争发生以前主角平静地经过小镇标志性的建筑,在这里邂逅了自己的爱人。而战争结束后,爱人离去,小镇也只剩下断壁残垣,主角穿着和战前同一件外衣,沿着同样的运动轨迹入画,在废墟前停步驻足。当这样处理时,观众就会本能地联想到和平时期的美好景象,从而表达出主角内心的痛苦,以及战争对美好事物的破坏。
另一种处理手法则是场景相似,而角色的状态和动作具有明显差别。让我们还以战后还乡的情节举例。在故乡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前,年轻的主角意气风发地去参加战争,数年过去了,主角还乡,小镇还是那座小镇,光线、植物、鲜花和人群都和之前的情景是那么相似,镜头的景别和运动也是一致的,只有主角由蹦跳的青春少年变成了坐着轮椅前进的伤兵,摇着轮椅缓慢地入画出画。这样的处理则同样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命运的无常。
3。象征性场面调度(见图8-19)
图8-19《南方公园》的场面调度模仿了“最后的晚餐”
象征性场面调度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创作人员对画面构图的安排和人物动作走位的设定,使得画面中孕育出了某种具有象征色彩的意味来。把影片的主题和思想通过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出某种思考和升华。
象征性场面调度的形式感很强,角色的走位和人物造型必须经过仔细的雕琢,为了让观众能够察觉到某一桥段作者想要传递的象征效果,画面中往往还具备着某些特殊的道具或者场景,使得视听语言中充满了独特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