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动画视听语言总结 > 2 2 动画作品前期策划中的六要素(第1页)

2 2 动画作品前期策划中的六要素(第1页)

2。2动画作品前期策划中的六要素

明确了动画前期策划的工作范围,那么从创作角度出发,影响决定项目前期策划的要素都有哪些呢?在本节中,将具体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将前期策划分为技术、情节、美术风格、生产流程等不同的工作内容。作为一个学习视听语言的学习者,最应该掌握的是情节环境设置和美术形象设计两项工作。这是因为伴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人们创作动画的技术手段是不断进步的,很多一时的技术难题,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将被技术的革新所克服。而生产流程的确认则与制作成本、生产周期、国家政策等诸多事情紧密相连,并非基层的创作人员所能掌握和调控。

本书把决定动画前期策划的内容归结为以下六大要素:

2。2。1风格的选择与确立

风格一词,在不同文艺作品中有着不同的指向。概括而论,在动画作品中,风格包含着双重意味,既是视听语言角度的感官风格,同时也是结合了叙事手法和导演技巧的导演风格与情节风格。视听语言风格和情节风格占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一部动画作品的风格包含着诸多方面,可以说,单看剧情、人物、美术设计、镜头剪辑等任意一项工作门类,都有着其自身的风格定位。而正是这些组成一部动画的元素共同作用,才组成了动画的整体风格。让这部动画在整体上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从工作角度讲,一部作品的风格也决定了其动画场面的应用、美术设计的方向、导演技巧的实用。因此,风格是前期策划重要的思维要素。

1。选定风格时应强调动画的视觉表现力

动画是一门视觉的艺术,正是依靠强大的视觉表现力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在选定动画风格的时候,创作者应该反复问自己,你所选定的风格能否将动画的视听特性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动画应具有视觉表演性,无论是注重人物表情变化的情景喜剧式动画作品,还是充满打斗场景的动作类动画,或者具有材质美的黏土动画,其共同的特性是——作品充满了视觉表演空间。一个没有视觉表演空间的动画风格,无疑是失败的策划。

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如果仅为创作一部能够用真人演员表演动作,甚至不需要演员就能交代情节的广播剧一般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还要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制作成动画呢?

2。大多数动画具备了难以割舍的喜剧倾向

在国内的传统认知上,动画作品经常被认为是低幼的,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观点在当代社会正在被改变和扭转。伴随着一部部以“大片”名义引进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以及伴随着日本动漫长大的青少年逐渐掌握了社会话语权,在当代,动画正在向着全年龄层次演进。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如何改变,主流的动画作品应该保留轻松、幽默、喜剧或具备喜剧元素的风格。这是因为,无论从观众的观影习惯思考,还是动画表演常用的夸张技巧、动画视觉美上的卡通化细节描绘,这些不同方面的动画特征,都将动画推向了喜剧的风格。

在国内外当代的动画市场上,绝大多数成功的动画作品,其基本都具有喜剧风格和幽默元素,即便整个故事不一定是喜剧,在台词描写、表演场面设置、动画细节设置等角度也仍然具有喜剧的元素。否则,一部索然无味的动画作品是不会有人关注的。

当然,这里的论述仍然是以电视动画作为基础的,在艺术动画中,也存在严肃题材、抽象主题的动画。而日本很多著名的动画电影,如《萤火虫之墓》、《穿越时空的少女》等作品基本上还是很严肃且具有思想内涵的。

3。动画的视听语言风格应该鲜明

动画作品的风格设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则,那就是与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相比,动画的视听语言风格应当鲜明。风格应当能够让观众明显能够察觉,这就是说一部动画作品在风格设定时,能够让人用简单的词句描绘出这部动画作品的概貌。常见的描述动画风格的词汇有夸张、轻松、热血、动作精彩、轻松幽默等,既可以是情节上的风格突出,同时也可以是美术角度的,如表演和镜头处理角度的突出。

这并不是说一部动画的风格定位只能容纳一个风格特点,实际上,现代动画已经具备了风格杂糅的特点。例如,将外星人与武士题材结合的日本动画《银魂》、将武侠文化和美式幽默结合的《功夫熊猫》等作品,其风格都是杂糅了很多元素的共同体。因此,关键是即便杂糅了不同风格的动画作品,也应当让人一目了然地能够概括出其风格。实际上,只有很少动画是以含蓄委婉的创作风格来表现的,在主流动画中更是没有。不同风格选择导致了动画的视觉呈现不同(见图2-9、图2-10)。

图2-9动画风格(1)

图2-10动画风格(2)

2。2。2题材的选择

题材,即动画所表现的原始素材的选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画内容,关系着动画作品表达什么。与其他文艺作品相比,动画的题材选择性非常宽广,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有的动画题材非常写实,直接取材于当下的生活,有的动画则凝聚了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从浩瀚的宇宙到黑暗的海底,从数千年的原始世界到遥远的未来。但是分析众多动画的题材特点,同样可以找到一些共通之处。

1。动画题材选择应不拘一格

动画题材的选择,首先应当大胆和充满想象。由于动画区别于戏剧和电影,动画具有超现实性特性——创作者依靠美术形象和视觉传达,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因此,写实的场景和完全虚构的场景在试听表现上并不存在技术性差别,动画的题材往往可以表现出一些超现实的、具有奇幻效果的内容,无论是神秘的宇宙太空,还是奇妙的精灵世界,只要能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动画的题材表现。而这些题材,也是动画在题材上独占优势的内容。实际上,广受观众好评和市场反响强烈的动画作品,其题材往往都是大胆而新奇的。

2。动画的题材一定要以生活为蓝本

尽管动画的题材选择可以大胆和无拘束,但并不是说,创作者完全地主观臆断,想策划什么题材就策划什么题材。失败的策划往往呈现出这样一种情况——一部动画尽管充满了各种概念和新奇的设想,但是观众却不知所云。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动画的题材选择有一个重要准则,即不能远离生活。这是由人们观看动画时的特性所决定的。在真实的电影中,人们观看真人表演的电影,会本能地利用人们自身的固有经验。而动画片由于视觉形象已经经过了脱离真实生活的变形夸张,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疏离的心态。因此,动画的题材必须要带有生活的气息,使得观众能够把注意力沉浸在动画之中(见图2-11至图2-12)。实际上,很多题材、风格夸张的动画作品,其背后依然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例如,《海绵宝宝》一类的作品,实际上角色职业,动画世界的运营准则都是与真实世界息息相关的。这些夸张的题材,要么是拟人化的,要么则是利用了现有题材拼接而产生的。例如,《蒸汽男孩》的题材,就是依照了真实生活的科学原理。因此,题材的选择应该大胆而不失合理性。

图2-11动画题材(1)

图2-12动画题材(2)

2。2。3主题与思想

主题,在不同的文艺作品中存在不同的称谓。主题是作者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题材的加工、提炼中产生的,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主题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动画作品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动画作品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主题和题材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在学习时也容易产生混淆,用一种简要的概括可以对二者进行区分。题材更多的是指具体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动画表现;而主题则是非具体的,更多的是以思想的形态存在,需要观众思考和总结才能得出。例如,我们说《冰河世纪》是一部展现史前动物之间友谊的故事。那么主题是友谊,而题材则是史前动物。只有当主题和题材共同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完整地反映一部作品的全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