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实际写作训练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实例系统地介绍剧本创作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指出其中动画视听语言在各剧本创作环节所发挥的实际影响与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剧本的写作是从第2章前期策划直接衔接过来的。
3。3。1从前期策划衔接到剧本
一个成熟的前期策划,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基本信息包括题目、年龄定位、商业前景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剧本写作关系相对较远,在这里不作讨论。
故事核心说的是动画项目的故事模式,这也直接影响到每一集动画剧本的写作。
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如果写作剧本是在下棋,那么人物毫无疑问就是棋子,人物的性格则是下棋的规则,熟悉人物关系和人物,是进行剧本写作的重要步骤。
在剧本写作之前,要再次检查人物是否丰满,人物关系是否合理,故事模式是否明确等。
3。3。2大纲的写作
大纲,是剧本写作的纲要。一个电视系列动画剧集,通常由数十集到几百集组成,大纲也因此分为了整个项目的总纲,以及分集大纲。
1。总纲
项目总纲在前期策划阶段应该就已经具备了,但是往往存在着较多漏洞,需要进一步修改。大纲不需要复杂的描述,文字应当力求简单。同时在大纲内应当没有人物的语言对白和动作与行动描写,大纲应该仅保留叙述性的语言。在总纲中,如果是每集相对独立的系列剧,则只需要简化地描述出整个剧集是关于什么的,其间有哪些人物,并且适当列举几件最能代表项目特色的事情。例如,《海绵宝宝》的总纲只要介绍清楚海底城镇的概念,海绵宝宝以及其他角色的关系即可,可以适当举“抓水母”、“探险”、“送比萨”的例子。
而连续剧的大纲,则不能这样。连续剧的大纲需要标出主要的情节走向,把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来,并且能够突出重点。例如,《圣斗士》的总纲必须要点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战胜12个黄金圣斗士,最终救回雅典娜。并对其故事主线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描述。
在这里有一点特别注意,电影的大纲和电视剧的大纲,通常是需要写作完善,并且需要有明确的结尾,形成封闭式结构。这是由于影视的生产模式是先生产后播出,而动画生产则不是这样。通常,一部受欢迎的剧集将会无限追加,因此大纲切不可将结尾和故事的全部情节都标出,这样在创作中不仅起不到帮助,反而成为一种制约。例如,一个全系列100集的项目,通常大纲写到故事的中段也就是40集左右的位置就可以了。
2。分集大纲
在电视剧行业中,对于分集大纲的详细程度要求也并不相同,详细的要求需要标清每集故事中的全部主要场次,字数大约在一集剧本的六分之一,达到1500~2000字的程度,可以说,除了人物的语言和肢体描写,通过一集分集大纲,读者就可以阅读出整集故事的主要内容,而简化者,则要求每集的分集大纲只有200字左右,通常除了交代每集的核心事件,其余的都并不交代。
在动画片中,分集大纲通常不要求写得很详细,只需要交代每集的核心事件即可,这是因为动画片因为篇幅较短,通常只有一个核心事件,其叙事也是单线为主的,因此分集大纲写得太过详细一是没有意义;二是也没有内容可写。例如,《海绵宝宝》剧情第5集《比萨外卖》:章鱼哥和海绵宝宝去送比萨,结果却迷路了,他们遇到了汽车抛锚、龙卷风来袭、饥饿的困难,终于发现了可以当作交通工具的大石头,最后把比萨送给了客人,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很多动画剧本的初学者总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写作动画剧本的分集大纲,写得越详细越好,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实际上,这恰恰是不专业的表现。因为剧本写作实际上是一件极规范、科学的事情。一集剧本的字数和分集大纲的字数存在科学的比例关系,如果你的字数多了,只能说明你加入了不应该在分集大纲内出现的词句,比如说人物的动作细节,人物的语言,等等。
3。写作梗概——安排情节点
写作的分集大纲,通常是作为整个项目给导演或者同事们看的。用分集大纲来给编剧写作剧本,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你还是无法确定故事究竟是如何按照场次所发生的,在一个情节或者场次中,究竟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发生。因此,学会了情节点的设置,是从概念上的宏观构思转换到剧本写作的细节落实上最为关键的一步。下面,我们以《比萨外卖》的故事为例,加以剖析。
●基本情节点如何表述
所谓基本情节点,其他的情节都是与之相关,对其延续。
那么,情节点应当如何表述呢?在这里,笔者倾向于让读者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他是谁,他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过程,导致了什么结局。
他是谁,突出了这一情节点的主导者,剧本围绕角色展开写作;做了什么,说的是这一情节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情节;发生了什么过程,说的是在这一情节中可以刻画和表现的戏份;导致了什么结局,则是说明了这一情节点与之下情节的关联。
例如,《比萨外卖》的基本情节点可以表述为:不会开车的海绵宝宝和章鱼哥(是谁)开车(过程)去送比萨(做什么)——(下一个情节点,承接于海绵宝宝不会开车)。
●情节点的堆砌和罗列
认识到了情节点的表述和区分后,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个故事,并开始研究其中的情节点。初学者不可能在一上来就表述准确,因此,先要求能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
以十分钟的动画为例。情节点的数量最少可以是1~2个,但那是类似于科普动画、知识动画等体裁,对于学习和创作并无重要参考意义。我们可按照10个情节点来要求自己。10个情节点中,要想讲清故事,至少应该有起、承、转、合4个基本的情节点。然后根据剧集的长度进行调整,增添内容,让故事丰富起来。
例如,《比萨外卖》中,我们先设定最基本的4个情节,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并搭建框架。
起:海绵宝宝和章鱼哥去送比萨。
承:他们遇到了麻烦,迷路了。
转:海绵宝宝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法,继续送比萨。
合:他们完成了这一任务。
接着,对每一部分进行扩充和完善,把所能想到的每一部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列出来:
(1)出发前,海绵宝宝可以在和派大星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