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视新闻策划的兴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指事先的策划。策划真正开始引人瞩目,并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分工面貌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策划流行,策划走俏,成为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业一道新的独特景观。”[1]
一、我国电视新闻策划的发展
电视新闻策划是在电视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电视已经走过50余个年头,从起步到发展,到不断改革和深入,伴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视策划也逐渐获得认可,成为优化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
(一)电视新闻传播的起步期
1958年5月1日,第一条新闻纪录影片《到农村去》在当天诞生的北京电视台播出,揭开了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序幕。5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条消息类新闻《图片报道·东风牌小轿车》,由新闻图片与解说组成。6月1日,播出电视台记者拍摄的第一条新闻片《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创刊》。10月1日,电视首次转播了天安门广场国庆九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的实况。11月2日,出播音员图像播出《简明新闻》,每日每次5分钟,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供稿。从此,图片新闻、口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当时特指电视新闻纪录影片)这三种形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最常用的报道形式。
在我国电视发展初期,人们在强调新闻单位是党和政府“喉舌”的理论观点统摄之下,对电视新闻的特性、规律还没有深入的认识。正如北京电视台成立时的三大任务——“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2]。电视在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上也主要依赖通讯社和报纸,自制新闻量很少、时效性差,地方台则以转播中央台节目为主,自办节目能力很差,且节目品种单一、内容单调。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策划”的概念,事实上,电视台推出的一系列节目,包括每个节目的内容、形式和编播都是经过所有成员认真思考、仔细推敲、反复讨论的,就某种意义而言,策划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二)电视新闻改革的探索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开始抹去“**”的创伤,逐渐恢复元气,电视新闻改革开始启动。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脱胎于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始播的《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开播,标志着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确立了电视新闻应有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我国电视史上品牌最响、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1982年9月,中央决定将重大新闻发布时间,由原来在20点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发布改为在19点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发布,由此奠定《新闻联播》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推出《观察与思考》栏目,节目融音响、画面、文字于一体,将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结合,将纪实性和思辨性统一在节目中。《观察与思考》是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节目的最初实践,使电视台由单纯的信息传播发展成为影响舆论的重要工具,在发挥电视舆论监督和引导力方面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这一时期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是与全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步骤相一致的,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观念上,在突出和强化党性的前提之下加强了人民性,注意新闻的指导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业务上,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消息类新闻摒弃了空泛、陈旧、拖沓的弊病,代之以真、短、快、活、广的报道方式;功能上,破除了单一的宣传功能,改变为新闻宣传、资讯、娱乐和引导舆论多种功能。这些在观念、业务、功能上的探索,表明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我国电视新闻界都已经走上了越来越全面、规范的探索之路。
(三)电视新闻策划的形成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实践领域新思路、新理念、新制度不断引入,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焕然一新的新闻栏目不断涌现,电视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电视新闻策划也应运而生。
1993年5月1日早晨7点整,伴随着清新的东方晨曲,一个全新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横空出世,这个45分钟的杂志新闻节目让电视观众感到焕然一新,它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化运作时代。《东方时空》在节目选题、内容样式、宣传推广等方面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在后来的多次改版中,策划意识越来越强,电视新闻策划崭露头角。
1993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成立了新闻评论部。1994年4月1日晚19:38起,每天晚上伴着激昂的音乐和红、绿、蓝三色构成的大眼睛标志在屏幕上升腾而出,“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的声音便准时响起。从此,这个每天只有13分钟的新闻评论节目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重要窗口。《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以信息的公开性、题材的广泛性、报道和处理的及时性显示出了突出的舆论监督力度。共和国三任总理分别题词或赠言:“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李鹏)“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镕基)“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温家宝)
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调查》,进一步加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定位于集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为一体,以电视的调查、采访述评为体裁,跟踪和记录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对此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的剖析,并保持平实、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新闻调查》使电视新闻改革再上新台阶,使舆论和监督的力度更加深入。“电视新闻节目对策划概念的完全引入,或者说专职策划角色的产生,最早应该追溯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3]可以说,《新闻调查》策划人的诞生真正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策划时代的来临。此后,电视人进一步强化了策划的意识,开始成立策划部门,使策划成为电视新闻领域的日常环节,“制片人”的角色通过电视新闻栏目被引进中国电视事业,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带来了电视新闻策划发展的蓬勃活力。
与此同时,我国电视新闻界也在现场直播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践,掀起了一股直播热潮。在1997年这个被认为具有跨时代发展意义的“直播年”中,电视新闻界从“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南昆铁路全线铺通”“中俄哈吉塔五国边境裁军协定签字仪式”“香港回归”“黄河小浪底截流”和“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等大型活动的直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后,1998年“珠海航空展”,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00年“老山汉墓考古发掘”“钱江潮”“悉尼奥运会”,2001年“北京申奥”“中国加入EC会议”等活动的直播报道,题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报道形式丰富,特别是在卫星技术的支持下,多点异地直播报道不断运用,显示出电视直播进一步发展的强劲态势。但这些直播的共同特征是对“预发”事件的直播,尚没有对突发性事件的直播。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以“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为口号,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以直播形式在18:50至19:50播出。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多次刷新南京新闻界收视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誉为中国电视改革的“第三次革命”[4]。从此,以“民生新闻”为代表的地方新闻异军突起,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全国地方电视台新闻改革。
从1993年起,围绕着扩大信息量,提高时效性,加强舆论监督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一步步深入,到2003年这10年间,中央电视台一批极富影响力栏目的开办,一方面更加注重新闻社会功能的开掘,使人们的新闻观念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使我国的电视新闻逐渐走上了一条立体化、层次化、专业化的探索道路,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愈益凸现,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四)电视新闻传播的突破期
进入21世纪,电视传播由单一的综合频道向专业化频道转变,新闻传播由以栏目为基本单位向以频道为基本单位转变,成为国际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
200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新闻报道要求被历史性地强调出来,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思想的操作标准而成为当代媒介的操作规范,新闻传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实地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和社会主流。随后《新闻联播》的会议新闻明显减少和变短。
3月20日,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在“9·11”事件中饱受争议的中央电视台及时推出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在一套、四套、九套节目中通过电视直播、专家访谈、同声传译、滚动播出、连线采访、背景新闻、字幕新闻、媒体联动等形式予以全方位、全天候、滚动式报道或现场直播。当然,由于事先的周密策划和安排,整个报道有条不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收视率也大幅提升。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调查显示,3月20日至23日,这三套节目的收视份额较平时提升400%,全国人均每天收视时间增加13分钟。其中一套直播报道时段在全国16个地区的收视率达4。27%,比平时提高了8倍;四套直播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达2。56%,比平时提高28倍左右;英语播出的九套节目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也均比平时提高6倍。[5]
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使我国电视新闻进入频道时代,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闻频道的开播既整合了中央电视台的优势资源,也在传播观念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实质性意义。倡导“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关注时事动态、了解新闻热点、聚焦事态发展”是新闻频道的重要功能,加强新闻时效性,增大信息量,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集中关注和突出报道,使直播成为新闻频道重要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段。新闻频道的开播不仅仅对频道的总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栏目制片人、编导等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全方位的策划意识更是不可或缺。既要对整个频道的宗旨、定位和板块设计等进行总体策划,还必须对每一档栏目实施策划,甚至进行具体报道的策划。可以说,新闻频道是对电视新闻策划的最全面考验。
由上可见,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仅完成了内容、形态、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全方位变革——从节目、栏目到频道,从旧闻、近闻到真正的新闻,从播、说到谈,从单一的消息播报到丰富的形态组合,从录播、演播室直播到不间断的现场直播,更完成了中国电视新闻理念的跨越性升级——速度、力度、深度、厚度成为新时期电视新闻的核心价值元素。在此演变过程中,电视新闻策划开始从关注具体节目内容的策划逐渐转向对栏目、频道的策划,在媒介市场不断演化的过程中,电视新闻策划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电视新闻策划兴起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