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新闻策划方案 > 第一节 电视新闻频道的兴起(第2页)

第一节 电视新闻频道的兴起(第2页)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于2001年元旦设立凤凰卫视资讯台,是第一个覆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全天候华语资讯频道,是每天在京、港、台连线制作电视节目的传媒机构,在亚洲、欧洲、美洲拥有制作基地和记者站,实现了跨洲同步联播的华语频道。资讯台在国际新闻事件报道方面一直在寻求突破,从“9·11”事件开始,包括伊拉克事件、以巴冲突及阿拉法特逝世、俄罗斯别斯兰事件等,资讯台都派记者赶赴当地进行近距离的现场报道,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凤凰卫视资讯台在2002年12月31日被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在国内有限制落地,在中国大陆的特定场所可以观看。资讯台应时而变,2003年3月3日起,推出全新改版,每天安排20次“凤凰正点播报”,节目内容和形式都大有改动。

(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试播,这是央视开播的第13个频道,新频道没有采用CCTV—13的标识,而是直接冠以“新闻频道”的名称。7月1日,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对试播期间的部分栏目进行了调整。频道的定位:强化舆论导向,突出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频道口号: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频道理念: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随着新闻频道开播而创办的《面对面》、《法治在线》、《新闻会客厅》等新栏目迅速成长为观众熟知的品牌。此后,新闻频道先后数次改版,旨在进一步强化定位,突出服务理念,提高新闻传播质量。

2011年1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正式调整并更换频道标志,其中该频道标志将频道呼号的“CCTV—新闻”更名为“CCTV—13”,更名后在频道标志的下方加上“新闻”二字。

三、我国电视新闻频道的传播理念

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之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而新闻频道的开播是这些新闻改革的深化和传播理念的全面体现。

(一)转换报道视角,落实受众本位观念

新闻频道是对于各类新闻节目的集纳,是呈现给观众的一道丰盛的新闻大餐。它所注重的是通过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了解变动的环境,协调社会关系。因此,新闻频道从传播理念到栏目设计、时段安排等各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历次改版,正是在不断地强化受众本位观。前一章介绍的《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小崔会客》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二)关注突发事件,积极展开媒介竞争

新闻频道的一大特征是全天候滚动播出,注重通过现场直播报道正在发生的大事、小事、你我身边的事。对于突发事件的直播几乎成为新闻频道的专利,也是新闻频道奠定声誉的有力手段。凤凰卫视在“9·11”事件报道中的表现,就是抓住了一次历史机遇:

2001年9月11日,凤凰卫视资讯台财经记者庞哲正像平时一样,在曼哈顿区的纽约华尔街股票证券交易所进行例行采访,撞机发出爆炸声时,她还以为是什么庆祝活动,再一看人们惊恐的脸,知道不对,第一反应是迅速向总部报告这一新闻。

与此同时,《时事直通车》主编刘荔看到节目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吴小莉已经坐进了直播室。这时,值班记者对她说,庞哲从纽约打来电话说发生了事情,刘荔跑了过去。电话里,庞哲特别紧张,有点语无伦次:“一架飞机撞上了纽约世贸大楼,现在我看到的就是漫天的纸屑和浓烟。”

刘荔立刻打电话给台长王纪言。王纪言指示,马上组织播出,然后把情况报告给刘长乐。刘长乐事后说:“不管是什么样的飞机,如果撞到世贸中心,都是比较重大的事件,即便是一个事故,也是一起很严重的事故,我当即决定用Live(直播)的方式播出。这件事情,从技术上反映出凤凰卫视一直处于一种准备直播状态,倚马可待。”

庞哲还在电话里等待,刘荔跑过来对她说:“你把你知道的情况都告诉我。”庞哲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刘荔赶紧记在了一张纸上。“这时候,我一看时间,离《时事直通车》播出只有几分钟时间了,我就跑步到了直播室,顾不上穿帮,直接把草稿纸递给了小莉。”

吴小莉说:“我记得当时庞哲的声音高得让人意外,我告诉她,我随时准备接你进现场。”几分钟之后,《时事直通车》开始了,把庞哲的电话连进来。北京时间21点03分,资讯台新闻编辑在FOX新闻屏幕上眼睁睁地看见第二架飞机向纽约世贸大楼冲来,它画出一道弧线,然后一头钻进了世贸大楼南翼,又是石破天惊的一次大爆炸。

这时,主播台上的吴小莉在插播录好的新闻时,再次接通了庞哲的电话,只见她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啊?又撞了!第二架啊!知道了,继续。”她说:“我一面直播,一面在收着编辑的稿件,我印象很深刻,编辑就站在摄像机旁边,但还不敢穿插画面。因为是直播,没有任何画面作衬底,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把最新的信息告诉我们的观众。”

21时10分,《时事直通车》发出了凤凰卫视关于“9·11”的第一条消息:“美国纽约世贸大楼被袭起火。”凤凰卫视成了香港、大陆乃至世界华语媒体对“9·11”事件的最早播报者。

21时30分,《时事直通车》结尾时,吴小莉再次插播最新消息及现场画面,并通报观众,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全线并机,对此事进行直播报道。

21时40分,凤凰卫视的4个频道一起对“9·11”事件进行了直播。

……

凤凰卫视对“9·11”事件连续进行了36个小时直播,和观众一起见证了“9·11”恐怖袭击的全过程。[5]

由于在“9·11”事件中的一鸣惊人,凤凰卫视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就如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后来所说,“9·11”直播,解决了中国媒体在世界大事面前“有没有声音”的问题。

(三)整合时效新闻,开掘新闻信息价值

为了突出新闻频道对于新闻更新的重视,各新闻频道都会在常态的播出状态下以直播的方式播报整点新闻,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但是滚动播出并非新闻频道的全部,新闻频道还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有解析、有调查,还有访谈等,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全面报道。因此,除动态消息以外,新闻频道还会设置其他各种形态的栏目,帮助观众理解新闻、解读新闻。比如凤凰卫视资讯台除全天候滚动播出的《凤凰正点播报》外,在晚上7点设有《华闻大直播》,梳理一天重要事件,通过现场连线北京、上海、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记者、评论员分析新闻内涵,解读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晚间9点设有《时事直通车》,整合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及国际重要新闻,全面回顾一天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资讯;而在10点设有《总编辑时间》,由凤凰资深的评论员或总编辑重点编选和剖析重点新闻,以总编辑清晰的思路、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和精辟的分析能力,解构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对日后发展的重要性,让观众可以快速抓住事情的关键。再加上其他一些栏目,频道中各栏目相互协调,层层推进,共同为观众奉上信息盛宴。

[1][英]尚克尔曼:《透视BB:媒介组织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2]胡正荣、赵树清、马建宇:《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省级地面频道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7页。

[3]王彩平、池建新、李洁:《频道先锋:电视频道运营攻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4]任永雷:《美国三大电视新闻频道发展特点》,载《对外传播》,2013年第3期。

[5]《9·11与别斯兰凤凰卫视经典“现场直播”》,phtv。ifeng。hotspotdapu2009030330_6070_1084029。s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