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新闻策划方案 > 第三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策划(第3页)

第三节 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策划(第3页)

1。开场白

开场白的设计强调的是简洁明了,既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话题要点,又能富有创意,激发嘉宾或观众参与谈话的热情。《一虎一席谈·英语四、六级考试该不该取消》的开场白,风趣幽默、切中话题:

《一虎一席谈》,有话大家谈。全球的华人您好!欢迎收看双喜《一虎一席谈》,我是老虎Tiger。一谈到老虎Tiger,很多观众就想说:你就是胡一虎,为什么要加一个“老虎Tiger”呢?Tiger是英文,没错,在跟国际接轨的同时你知道在凤凰当中前面会两个中文下面再加一个英文,讲到了英文很多人都认识ABC,但是在碰到外国人的时候ABC就不认得他了。学英文学了一辈子,可是到了最后却发现英语的学习方法有问题。现在内地所有人的话题刚刚看到了,就是到底要不要、应不应该取消内地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个话题不仅内地人关心,事实上境外、海外准备把孩子送到内地的人也非常的关切,该不该取消呢?今天非常高兴,我从头到尾不能再说英文了。今天全内地英文的大腕在我身边,还有为英语所苦的人也在我的旁边。到底该不该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先听听两位老师的说法。

2。谈话过程

谈话过程是整个谈话栏目的主要阶段,充分展示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与激烈的思想碰撞。在这里,主持人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要把握好整个谈话现场的进程和谈话氛围,还要积极调动嘉宾与观众的交流欲望,做好话题的承接、转换工作。主持人不仅是谈话的主控者,更应该是谈话的参与者,通过制造一系列的话题兴奋点和讨论的冲突性来推动谈话节目的进程,激发现场的思维大交锋,创造活跃的谈话场域,同时又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地控制话题走向和节目进程。胡一虎在《一虎一席谈》中会适时地“挑起争端”,引导PK双方嘉宾展开激烈争论,但是当嘉宾情绪冲动的时候,他会说:“等一下,别急。请尊重彼此说话。”胡一虎在《打击“伪科学”是维护科学还是扼杀科学》这期节目结尾概括的五个字,也许正好可以概括谈话过程的设计:“说”出心中的真话;“听”听不同意见;“想”彼此之间的歧义在哪里;在转“换”的过程当中学会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做”,中国社会转型中多元化价值冒出的同时,我们要真正做到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的对立,用宽容的心态允许对方意见的存在。

在《小崔会客·会见甘肃省长陆浩》中,先是省长与农民黄建国一家的对话,把话题引入甘肃省的工作与普通农民的民生关系;然后,主持人又请出在清华大学就读EMBA的李扬钦加入,这就带进了甘肃省以外的“第三只眼”,引导话题跳出地域的圈子,扩大到全国的视角上来观察和讨论。李扬钦是广东人,他去甘肃体验生活,两地在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方面巨大的反差,让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他在这样的前提下进入演播室时就会带着很多的问题和思考,并把沿海发达地区的思想意识传达给甘肃的官员和群众。令人赞赏的是,省长对李扬钦的观点并不是随口敷衍,说几句场面话了事,而是讲“完全理解”,“这个是我们甘肃老百姓需要学习的”,但同时很诚恳地表示,具体做起来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互动和撞击,有助于观众拓宽眼界,带来更多的思考。

3。结束语

结束语可以事先作一大体的预设,但是主持人要根据现场谈话氛围作即兴的调整,要对话题的基本价值作出判断,但是同时又要隐藏其价值倾向。结束语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主持人作开放式总结,比如《一虎一席谈·英语四、六级考试该不该取消》的结束语:

谢谢,谢谢三位嘉宾,谢谢所有观众的意见。我知道我如果不打断,今天这一个问题,一小时的争论是不会休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一场争论也不会因为今天《一虎一席谈》触及了它,就找到最好的休止符或者是句点。我在中学学英语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两句话,那两句话最好的就是:考试是为了检测你学习的结果,教育是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当教育没有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那不叫作教育,那叫作累,那时大家都觉得很累。所以我觉得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应该从源头来找,考试的目的何在,教育的目的何在,答案权利是在你的手里,谢谢大家的收看。《一虎一席谈》下周见。

这是开放式的结语,主持人并没有简单地发表个人见解,而是明确指出不会“找到最好的休止符或者是句点”,也许这也是所有谈话节目试图实现的。

另一种结尾是借助嘉宾作总结,比如《小崔会客·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谈新农村建设》的结尾,主持人引导嘉宾作了总结“陈辞”:

主持人:周主席,我干了十年主持人,我觉得今天使我挺难忘的,因为我第一次和一个职位这么高的官员坐在一起,而且我看到您跟那些农民朋友谈话时,他们在您面前一点都不拘束,你们聊得特别好,实际上我借着那位朋友的话说,你说建设新农村,是不是这也是一个步骤,就是我们那些有职有权的官员,也能深入到最基层,能跟那些普通的农民去交流,让他们能听到最上面的声音,能给那些农民兄弟办点实事儿,您觉得是这样吗?

周铁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不单单是农村自己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抓农业工作的这些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事情,我想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的一件事情。如果每个人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一点点贡献,做一点点事情,我们的农民就会早一天感到不那么寂寞。

主持人:好。感谢大家收看我们的节目,明天再见。

(二)谈话现场设计

谈话栏目的现场环境设计必须充分发挥电视的媒介特点,烘托现场谈话的氛围,这样有助于激发现场嘉宾、观众的情感,有助于刺激不同观点的产生。

1。道具的使用

道具被广泛运用在电视谈话类栏目中,可以有效弥补演播室谈话所带来的场景单一、镜头单调的缺陷。一般来说,谈话栏目中的道具主要是与栏目话题当事人相关的物件:

①当事人自己珍藏的物件。这类极具个性化且鲜为人知的小道具往往能够透露出很多事件人物背后的细节,使得观众更为全面地了解当事人的经历,使事件、人物更为立体、丰满、真实。

②栏目组准备的道具。这类物件可能已尘封多年,早已被人遗忘,却往往能够激发嘉宾的情感,激起他们交流的欲望,拉近主持人与嘉宾的距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③观众收藏的物件。通过现场观众的展示,唤起对事件人物过往的回忆,并促使观众真正与嘉宾、主持人沟通,真正参与“谈话”之中。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巧妙使用道具,不仅可以积极调动现场观众参与的热情,制造兴奋点来活跃现场氛围,而且对于谈话主题的揭示以及谈话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节目设计和编排中,大胆引入时尚的电视元素,避免了时政会议报道容易端庄有余而生动不足的常见病。崔永元在《小崔会客》中采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某时,用一个大蛋糕请他讲财政支出的结构,还邀请他一起把蛋糕抬到台上。大家就能看到一位省委书记怎么搬蛋糕,怎么切蛋糕。这些姿势对普通人来说很常见,但是大家从来没有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省委书记做这些事。从这些细小的动作里,老百姓就可以联想到他在儿女或者孙子、孙女过生日时给他们切蛋糕的场景。[3]

2。悬念的设置

新闻谈话类栏目一般给人以严肃之感,如若能在真实谈话的过程中适当设置一些悬念,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引起观众的兴趣,而且对于整个谈话现场的氛围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在《小崔会客·会见甘肃省长陆浩》中,主创人员在节目中增加了省长和农民“互赠礼物”的环节,甘肃农民赠给省长的礼物是土豆饼,省长赠给农民的礼物是土豆种,而土豆恰恰是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因素。节目现场,省长亲自品尝农民赠送的土豆饼,并与现场观众分享,气氛热烈,场面生动。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得到明显增强。而在会见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时,他把他夫人加班加点花了10天时间完成的一幅十字绣送给一位小女孩,在场的观众都觉得很意外,又很感动。

3。现场的互动

电视谈话节目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实现观众和嘉宾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许多人在演播室谈话的参与氛围中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风采,在场内和场外的交流中获得了一种沟通和提升思想的满足。《小崔会客》在“两会”期间邀请高官与平民共聚一堂,促膝谈心,共议民生,可以形成一种换位思考,让官员的视角降一降,百姓的视角升一升,为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人士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接受新浪网访问时,崔永元曾经介绍说:“尽量选择轻松话题谈起,让他放松下来。今年改变了方式,进来后别坐下来。因为一旦熟悉这样的方式,马上就要张嘴,按自己熟悉的套路讲。我希望打破这个套路,比如进来后站着说。先从轻松的说起,让整个态势改变。采访文化部长,聊了一会儿,他说你开始了吗,我说已经开始了。从形式上先打破传统的访谈方式。”[4]

4。影像资料运用

谈话类的栏目中,影像资料主要是作为对现场谈话话题的补充。在新闻谈话栏目中加入影像资料,不仅可以让嘉宾有的放矢,就事论事,而且可以将演播室外的信息引入现场,激起观众的兴趣,丰富现场的新闻信息,深化栏目的层次。

《小崔会客》节目运用生动的电视化手段表现各地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节目中“特别义工”的环节设计。节目组将邀请一批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特派义工到各地去体验当地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的工作。比如著名学者易中天要到安徽体验“公平教育”,从一个学者的身份与安徽省委书记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被派到江西资溪县体验当地“全民创业”的工程,他不仅要穿上面点师制服,学做面包,还要现身说法培训别人成为面包师傅,在演播室他将与江西省委书记就“全民创业”进行讨论;而年轻的网站总裁李想,则以一个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到河北偏远农村,极力游说当地一些不太了解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农民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这些内容,节目中均会使用影像资料再现,在新闻性与可视性之中找到话题的分量与厚重感。[5]

实训练习

1。试比较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和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的栏目宗旨、栏目定位、栏目选题、板块设计、运作方式、风格与样式、活动与宣传等,并对栏目的策划效果做出评析。

2。阅读有关电视新闻评论的书籍或资料,试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所在省、市、地方电视台策划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撰写策划方案。

3。试比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会客》和经济频道《春天的约会》,分析它们的栏目定位、内容构成、节目效果等差异。

4。分组为校园电视台策划谈话节目,要求各组选择不同的嘉宾(校内外均可)。

5。请为上述校园电视台栏目设计具体的选题,并撰写策划方案。经过论证以后可具体制作。

[1]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2]转引自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3]《与崔永元聊〈小崔会客〉:掌声响给“真心话”》,载《解放日报》,2009年3月20日。

[4]《〈小崔会客〉让高官平民化》,news。sina。。c2008-03-11213515125720。shtml。

[5]参见《2007年度“新闻会客厅”小崔再度迎客》,tvguide。20070306101490。s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