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新闻策划方案 > 第二节 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第1页)

第二节 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第1页)

第二节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

电视节目编排,从广义上讲,是指电视机构站在自己的主题立场上,对各类节目的各种条件予以选择和决定的一切活动;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决定具体的节目条数、播送时间、播送顺序和播送结构等,这就是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曾长期停留在安排“次序”的阶段,编排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仅将电视新闻的编排理解为若干条新闻的排列拼接,节目缺乏整体感、层次感。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首次设立“节目编排奖”,此后,电视新闻界逐步认识到新闻性节目是各种报道形式、节目形态的组合,这种组合并不是随意拼凑、简单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方针、意图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

一、电视新闻的编排思想

编排思想是指决定某一新闻播出与否以及安排各条新闻顺序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正确的编排思想来自编辑对整个形势和实际情况的了解,来自对节目的定位和宗旨的深刻理解,来自对新闻的认真分析以及观众的反馈。

(一)树立全局观念

全局观念是指编辑在编排节目时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大局和主旋律,从宏观的角度处理具体的新闻。树立全局观念,要求每条新闻、每档新闻节目的选择和组织要从服务公众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编辑要善于“吃透两头”,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又要从微观上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切实传达社情民意。

(二)突出节目观念

电视新闻以电视节目作为载体,编辑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一定的思想编制完整的节目。节目编辑在编排新闻时应依据节目的定位和宗旨,研究节目的内在规律、基本特征、肩负使命、表现风格等,并确立报道题材和报道形式。有重点、有目的地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方式及其效果,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传播效果。以获得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14日播出)为例:

联播片头+开场白

录像提要

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首都各界欢庆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群众联欢活动

新闻特写:获胜瞬间

新闻特写:北京不眠夜

新闻特写:北京迎奥运神州喜若狂

各地共庆北京申奥成功

新闻特写:五星红旗我为你喝彩

海外华人华侨同贺北京申奥成功

江泽民主席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普京就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向江泽民表示祝贺

美国前总统布什电贺北京申奥成功

李岚清出席我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的庆祝北京申奥成功招待会

李岚清参加北京申奥成功庆祝活动并发表贺词

李岚清在莫斯科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贾庆林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

社会各界表示以申奥获胜为契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首都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报道北京申奥成功

国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

国际社会祝贺北京申奥成功

《反对邪教崇尚文明》大型展览将于明天起在北京举行

焦点访谈预告

提要回报

结束语+片尾音乐

整档节目编排围绕申奥成功这一历史事件,打破以往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序为依据的传统模式,发挥组合报道的优势,突出重点,层次分明,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方位、立体性的报道使内容成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与《新闻联播》具有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影响是一致的,与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定位是一致的。

另外,不同的新闻节目,在编排选择上有不同的针对性。以《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为例,由于《新闻联播》节目的政治性较强,整体风格相对严肃,因而在选择新闻、编排新闻时,通常情况下,政治性新闻是第一位的;而《新闻30分》作为对《新闻联播》的补充和平衡,风格相对轻松,中间不乏许多有趣的社会新闻,因而更多地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或受众群的收视特征来编排。

(三)强调受众观念

受众是电视新闻服务的对象,“在媒体世界里,受众是君主,今天手握电视遥控器的观众和拨动着收音机旋钮的听众只要动一下手指即可及时对某个低水准的节目或新闻判处死刑。”[1]“传者为中心”转变为“受者为中心”的传播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