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适当借助技术上的辅助
可以配合严格的步骤和有效地练习,提升笑容的亲切指数。
三、亲切微笑的技术性训练
图7-2
在进行微笑训练时,应放松面部肌肉,使嘴角微微上翘,让嘴唇略呈弧形,最后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龈的前提下,微微一笑。(图7-2)
具体而言,可以掌握以下几种基本的训练方法:
第一步:“念一”。
因为人们微笑时,口角两端向上翘起。所以,练习时,为使双颊肌肉向上抬,口里可念着普通话得“一”字音,用力抬高口角两端,但要注意下唇不要用力太大。
第二步:口眼结合。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微笑时,口眼结合,用眼睛传达笑意,笑容必定充满感染力。因此,要学会用眼睛的笑容与老人交流。
眼睛的笑容,一是“眼形笑”,二是“眼神笑”。这也是可以练习的:取一张厚纸遮住眼睛下边部位,对着镜子,心里想着最使你高兴的情景,鼓动起双颊,嘴角两端做出微笑的口型。这时,你的眼睛便会露出自然的微笑,然后再放松面肌,嘴唇也恢复原样,可目光仍旧含笑脉脉,这是眼神在笑。
第三步:笑与语言结合。
做到微笑与礼貌语言的结合,微笑地说“早上好”“您好”“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
总之,微笑服务是对由语言、动作、姿态、体态等方面构成的服务态度的更高要求,它既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真诚微笑,而关键是要建立起个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出宾至如归、温暖如春的服务理念和氛围,从而让老人开心,让老人信任。
小贴士:名人名言
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
——卡耐基
拓展阅读
微笑的力量:十二次微笑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和微笑有关的故事。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即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的时候,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的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是什么使得这位挑剔的乘客最终放弃了投诉呢?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您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您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们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这就是十二次微笑的故事。
拓展训练
小王,20岁,某老年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最近几个月,因家人与邻居发生经济纠纷,小王一直郁郁不乐。因为心情不好,在与老人们打交道时,小王难得有个笑脸。为此,几个老人专门找到机构的领导,反映小王态度问题。家庭纠纷再加工作不顺,为此,小王更加愁眉不展。
请问:
1。工作中,小王的做法有何不妥?
2。小王应如何打开心结,顺利开展工作并赢得老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