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恭:亦称“打躬”,屈身作揖行礼。
合掌、合十:两手当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执手: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在许多大臣的陪同下和乐声中,握住有功将领的手,以示亲热、慰问。
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礼,两手点地而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
敛衽:敛其衣襟,表示肃静之意。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后来专称女子之拜曰敛衽(亦作“裣衽”)。
道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笔: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又示礼敬。
磬折:像石磬一样的弯折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
回拜:亦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亦应前往复见客人。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
式(轼):站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而领先,必推尊长前行,以示尊敬。
却行: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侧行:偏侧着身子前进。
以趋示敬: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均不得大摇大摆或不紧不慢地踱步,而要低头弯腰,小步疾行,以此示敬。
避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尊敬(另外还有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
拂席:擦拭坐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扫榻: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门请:登门拜访。
为寿、上寿:古时进酒爵于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奉觞:举杯敬酒。
拓展训练
吴奶奶,78岁,记忆力衰退,腿患风湿病多年,行动不便;子女平时工作较忙,家人照护困难。现向某老年服务机构申请居家照顾,并请照护员小王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今天小王第一次登门拜访老人,并向吴奶奶的家人了解具体照护需求和进行技术指导。
请问:
1。在去吴奶奶家之前,小王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2。到了吴奶奶家应注意哪些事项,了解哪些内容?
3。在吴奶奶家应该如何与老人及家属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