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任务三 养成亲切目光(第1页)

任务三 养成亲切目光(第1页)

任务三养成亲切目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目光交流的含义;

掌握目光交流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掌握亲切的目光交流方法;

能主动并恰当地进行目光交流。

工作任务描述

孙爷爷,70岁,退休干部,曾在新疆兵团当过兵。由于儿女工作繁忙,自己主动申请入住“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每每提到自己的过去,孙爷爷都是英气勃发,滔滔不绝。虽然现在是个老年人,但孙爷爷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问题思考:

1。在与孙爷爷眼神交流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2。在与孙爷爷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随时调整目光?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了解老年人目光交流的特殊需求

眼睛是人类面部的感觉器官之一,最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在为老年人服务活动中,眼神运用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与老年人交往,眼神交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老年人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老人在讲述以往成就的时候应给予赞同的目光,并表示敬佩。维护老人的自尊,并保护好老人的个人隐私。

二、掌握目光礼仪的基本要求

目光语是承载和传递情感、态度和意向的重要媒介,它不仅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有让人借以把握信息的价值。交往双方总是最先注意到对方的眼睛,并且对眼神的褒贬色彩最为敏感。在言语交际的全过程中,必须自觉掌握目光礼仪的基本规范,以期达到最佳沟通效果。

(一)目光的注视范围

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着对方,但应使目光局限于上至对方额头,下至对方衬衣的第二粒纽扣以上,左右以两肩为准的方框中。在这个方框中,一般有三种注视方式:

一是公务注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额头之间的三角区域。眼睛以上的部分,比较庄重、正式,一般适合公务场合和专心倾听的场景,比较适合老年人刚开始来咨询时的眼神交流。

图7-3

二是社交注视,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眼睛以下,脖子以上。也称之为社交凝视,比较柔和、亲切,一般适合服务老年人的场合和诉说的场景。

三是亲密注视,一般在亲人之间、家庭成员等亲近人员之间使用,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和胸部之间,显示关系比较亲密、关切。这比较适合护理人员和相处久了的老年人之间。

(二)目光的注视角度

在老年服务工作中,既要方便工作,又不至于引起服务对象的误解,还需要把握正确的注视角度。

1。正视对方。也就是在注视老人的时候,与之正面相向,同时还须将身体前部朝向对方。正视对方是沟通交往中的一种基本礼貌,其含义表示重视对方。

图7-4

2。平视对方。在注视老人的时候,目光与对方相比处于相似的高度。在服务工作中,平视服务对象可以表现出双方地位平等和不卑不亢的精神面貌。

3。仰视对方。在注视他人的时候,本人所处的位置比对方低,就需要抬头向上仰望对方。在仰视对方的状况下,往往可以给对方留下信任、重视的感觉,也显示服务人员尊重老年人的态度。

4。兼顾对方。在工作岗位上,服务人员为互不相识的多位老年人服务时,需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对每个老年人多加注视,又要同时以略带歉意、安慰的眼神环视等候在身旁的其他人。巧妙地运用这种兼顾多方的眼神,可以对每一位服务对象给予兼顾,表现出善解人意的优秀服务水准。

(三)注视时间的长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