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园所面临被所在辖区内的居民投诉干扰时,园长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而是借社区部门的力量,共同与居民沟通。作为园长,必须意识到社区对幼儿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打造幼儿园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使之成为社区生活和活动主体的一部分,做到便民大于扰民,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幼儿园公共关系涉及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因而全社会对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认识在不断丰富,对幼儿园质量不断提升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高涨,所以丰富的幼儿园公共关系建构不是几个工作人员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公共关系活动中,在组织认同、专业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建设和维护幼儿园良好形象。
案例3“忙碌”的保教主任
在我刚成为一名园长的时候,园里的保教主任常常向我抱怨工作量大,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作为园长,我有责任帮助干部优化工作流程及内容。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保教主任是一位事必躬亲的人。例如,代替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又亲自参与园内各种活动的策划。于是,我跟她商量,建议园务会议我们轮流主持。保教主任感到为难,因为她并没有开展过相关工作。我看出了她的困惑,提示她回顾我平时在园务会议上的主持方式及与教职工的互动形式,协助她梳理出思路。在她顺利完成一次园务会议的主持工作后,我问她主持园务会议和只参加园务会议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她告诉我,原来作为与会者,只负责听和记录相关安排,相对被动,思考较少。而主持,则需要主动思考,包括内容布置、言语表达,与会人员是否理解等。
随后,我进行了园所工作的全面改革,推广幼儿园会议轮流主持制度,甚至覆盖到亲子活动、各种特色活动等,鼓励教师自主报名承担项目策划人。
通过这件事,让保教主任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也帮助她了解到作为保教主任的角色,是一种引领、一种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替代,更好地明确保教主任的职责。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于渊莘)
案例分析
案例中这位年轻的园长,在面对中层管理的抱怨时,能够用客观的态度来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深入观察,分析保教主任的工作特点。园长没有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角色转换的体验,引导保教主任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其作为园所管理层的中坚力量,既要承上还要启下,这样不仅保护了保教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其做出了表率。同时,园长非常善于以点带面,顺势全园推广轮流主持、轮流策划的制度,更鼓励教师自荐成为项目负责人,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全园充满主动工作的气氛。
四、互惠共赢的原则
幼儿园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可以“关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能够存活的组织了。在现代生活中,幼儿园需要维系社会网络,与社会组织、公众等建立错综复杂的关系。大锅饭时代和自身视为弱势群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中,幼儿园需要转变观念,学会在市场经济中与社会组织、公众等建立合作关系。幼儿园必须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实现双赢为目标,这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上引导幼儿园转变观念,建立社会、公众、幼儿园共同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舆论平台;从公众层面看,有利于社会机构建立科学的支持幼儿园发展项目,有利于建立家庭和公众科学育儿理念,有利于形成理解支持幼儿园教育的氛围;从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实践层面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确确实实地为实现社会、公众、教育机构科学育儿搭建了互惠共赢的平台。
案例4与社区共享成长硕果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成为一名园长。最初,并没有深入社区、紧密联系社区的意识。在那个时期,办幼儿园的主旋律都是关起大门,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
进入21世纪后,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其中一件就是要建立社区早教服务中心。幼儿园就是社区早教的基地,因此,为响应政府的号召,我带着管理干部走进了社区,与居委会、妇联等相关部门加强了联系,展开了调研。了解幼儿园可以为社区做哪些事情,而社区又有哪些资源可以为幼儿园所利用。
于是,我们在社区内建立了育儿专栏,适时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婴幼儿护理常识等;同时组织教师成立游戏小组,编写家庭亲子游戏,甚至开展入户指导。幼儿园的专业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赏。同时,也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交了漂亮的成绩单。幼儿园举办大型亲子活动时,受到场地问题的困扰,社区积极协调,为幼儿园提供适当的场所。幼儿园也会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开展生动的社会实践课程,例如,到敬老院表演、到社区超市购物等,而在教师节、儿童节,社区、妇联代表会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
幼儿园与社区形成了良性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幼儿园邹平)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园长把握了政策的最新动态,顺应时代的变化。引领园所从封闭办园迈向开门办园。在这个过程中,园长充分发挥园所的优势,结合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为社区做出具体的服务,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园长善于思考,本着共生共赢的态度主动拜访相关部门,探索资源互补。在园所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主动寻找社区帮忙。树立大教育观念,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庭、社区、幼儿园三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各自的影响,只有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幼儿园、社区共成长,共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