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六姊妹原型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最后,他们决定明天就让人去县里的铁匠铺,把现在已经打造好的镰刀拿回来,分给李村长和杨村长的两个村子,而现在院子里的这一批镰刀,就留出一小部分来租赁给后来的这个村子。

听到这个决定,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那个邻村的村民,对徐村长他们千恩万谢。

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镰刀租赁的事情顺利完成了。各村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带着镰刀离开了,满怀期待地准备开启高效的秋收。

后来听到风声的其他村子再来找徐村长租赁镰刀时,却发现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只能悻悻地回去,心中懊悔不已,为什么没有早点得到消息呢。

然而,就在几天后,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整个县城。

原来,县令大人竟然推广了一种能够迅速提升秋收效率的神奇农具!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人们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铁匠铺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兵器制造的任务,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打造镰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更让人惊喜的是,县令大人深谋远虑,充分考虑到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各村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来合理分配镰刀的数量。这样一来,每个村庄都能公平地获得所需的农具,确保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然,伴随镰刀的传开,这种新式镰刀是由徐家村的淼淼改良而成的的消息也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消息一经传开,那些之前未能租到镰刀的村庄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组织人员前往县里进行登记,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这种能够提高效率的新式农具,以期在秋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那些已经租用了镰刀、正在忙碌秋收的村庄也毫不示弱,立刻安排专人前往县里登记,他们心里盘算着,等新镰刀一到,就能更高效地完成剩下的农活,节省时间和人力。

甚至连那些一直对这一消息一无所知的村庄,也在听闻后如坠云雾,赶忙派人前往县里一探究竟,核实事情的真实性。

经过铁匠铺的日夜赶工,没几天,期待已久的新镰刀终于被分发到了各个村庄,数量也与每个村子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一时间,原本宁静的田野变得热闹非凡,到处都能看到人们挥舞着崭新的镰刀,忙碌地收割着成熟的庄稼。

这把新镰刀的出现,仿佛给秋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整个氛围愈发热烈。

尽管秋收已经进行到一半,才迎来了这把神奇的镰刀,但村民们并没有抱怨,反而对这次镰刀的革新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们深知,这把新镰刀的到来,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收割效率,让后面的耕种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这件事让苏县令在清水县的威望更高了,也让清水县的所有百姓对新上任的苏县令充满了感激,认为他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县令大人。

随着秋收的结束,大家迎来了一个丰收且喜悦的季节。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一年的辛勤劳作终于换来了满满的收获。

脱粒

这几天,徐家村仿佛被一股欢乐的氛围所笼罩,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与其他村庄相比,徐家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当其他村子还在忙碌地进行秋收的收尾工作时,徐家村的村民们已经早早地完成了稻子的晾晒。

走在村里的小道上,偶尔会碰到几个外村人,这些外村人看到徐家村的景象,都不禁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他们对徐家村的村民们表示感谢,因为徐家村舍得将自己村的神器奉献出来给大家使用,为他们提高了秋收的效率。

每当此时,徐家村的村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这种自豪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辛勤劳动,更来自于外村人的认可和赞扬。

村民们对这一变化深感满意,这也使得他们对发明新镰刀的淼淼更是赞不绝口。只要看到淼淼,村民们都会停下脚步,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并夸赞她的聪明才智。

由于受不了村民们的热情赞扬,淼淼在晾晒稻子时也只和小辈们一起参与家里场地的晾晒任务。而对于晒谷场的晾晒则由伯父、伯娘等长辈们承担,他们干劲十足,努力将稻子晾晒得更加完美。

如今,稻子已经晾晒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稻子脱粒、打包交税,以及将剩余的稻子妥善保存起来。

这一系列工作虽然繁琐,但徐家村的村民们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经过淼淼的了解,现在给稻子脱粒的方式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摔打法,人们会将干燥到一定程度、稻壳已经裂开小口的水稻捆成一束,然后在坚硬的石头或地面上进行摔打。在摔打的过程中,稻壳会因为受到冲击而脱落,白米则会随之流出。

第二种就是舂米法,舂米是一种更为精细的去壳方式,它使用的工具类似于捣药罐,包括一个盛器和一个棒槌。将水稻放入盛器中,然后用棒槌反复砸击,通过物理力的作用将稻壳与米粒分离,舂米过程中产生的壳即为米糠,而剩下的则是食用的白米。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徐家人的餐桌上,他们匆匆吃完早饭,便开始忙碌起来。今天的任务是将稻子脱粒,这可是一项重要的农活。

徐家人迅速分工,有的去准备脱粒的工具,有的则将今天需要脱粒的稻谷整理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