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机械零部件组装 > 任务1 錾削(第1页)

任务1 錾削(第1页)

任务1錾削

錾削是利用手锤锤击錾子,实现对工件切削加工的一种方法。采用錾削,可除去毛坯的飞边、毛刺、浇冒口,切割板料、条料,开槽以及对金属表面进行粗加工等。尽管錾削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但由于它所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在许多不便机械加工的场合,仍起着重要作用。

一、錾削工具

1。錾子

錾子一般由碳素工具钢(T7A或T8A)锻成,切削部分磨成所需的楔形后,经热处理使其硬度达到52~62HRC。錾子切削时的角度如图3-3所示。

图3-3錾削时的角度

(1)錾子切削部分的两面一刃

前刀面——錾子工作时与切屑接触的表面;后刀面——錾子工作时与切削表面相对的表面;切削刃——錾子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2)錾子切削时的三个角度

为介绍錾子切削时的三个角度,首先介绍与切削角度有关的平面。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并与切削表面相切的平面;基面——通过切削刃上任一点并垂直于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楔角β0——前刀面与后刀面所夹的锐角;后角α0——后刀面与切削平面所夹的锐角;前角γ0——前刀面与基面所夹的锐角。楔角大小由刃磨时形成,楔角大小决定了切削部分的强度及切削阻力大小。

楔角越大,刃部的强度就越高,但受到的切削阻力也越大。因此,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刃磨出尽量小的楔角。一般,錾削硬材料时,楔角可大些,錾削软材料时,楔角应小些,见表3-1。

表3-1推荐选择的楔角大小

图3-4后角对錾削的影响

后角的大小决定了切入深度及切削的难易程度。后角越大,切入深度就越大,切削越困难。反之,切入就越浅,切削容易,但切削效率低。但如果后角太小,会因切入分力过小而不易切入材料,錾子易从工件表面滑过。一般,取后角5°~8°较为适中。后角对錾削的影响见图3-4。

前角的大小决定切屑变形的程度及切削的难易度。由于γ0=90°-(α0+β0),因此,当楔角与后角都确定之后,前角的大小也就确定下来了。

(3)錾子的构造与种类

錾子由头部、柄部及切削部分组成。头部一般制成锥形,以便锤击力能通过錾子轴心。柄部一般制成六边形,以便操作者定向握持。切削部分则可根据錾削对象不同,制成以下三种类型。

扁錾如图3-5(a)所示,扁錾的切削刃较长,切削部分扁平,用于平面錾削,去除凸缘、毛刺、飞边,切断材料等,应用最广。

窄錾如图3-5(b)所示,窄錾的切削刃较短,且刃的两侧面自切削刃起向柄部逐渐变狭窄,以保证在錾槽时,两侧不会被工件卡住。窄錾用于錾槽及将板料切割成曲线等。

油槽錾如图3-5(c)所示,油槽錾的切削刃制成半圆形,且很短,切削部分制成弯曲形状。

图3-5常用錾子

2。手锤

手锤由锤头、木柄等组成。根据用途不同,锤头有软、硬之分。软锤头的材料种类有铅、铝、铜、硬木、橡皮等几种,也可在硬锤头上镶或焊一段铅、铝、铜材料。软锤头多用于装配和矫正。硬锤头主要用于錾削,其材料一般为碳素工具钢,锤头两端锤击面经淬硬处理后磨光。木柄用硬木制成,如胡桃木、檀木等,木柄端部需打入楔子,如图3-6所示。

手锤的常见形状如图3-7所示,使用较多的是两端为球面的一种。手锤的规格指锤头的重量,常用的有0。25kg、0。5kg、1kg等几种。手柄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以便操作时定向握持。柄长约350mm,若过长,会使操作不便,过短则又使挥力不够。

图3-6木柄端部打入楔子

图3-7手锤

二、錾子和手锤的握法

1。錾子的握法

錾子用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大拇指与食指自然合拢,让錾子的头部伸出约20mm(见图3-8)。錾子不要握得太紧,否则,手所受的振动就大。錾削时,小臂要自然平放,并使錾子保持正确的后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