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低幼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考重点12351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艺术特征(第1页)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艺术特征(第1页)

第二节幼儿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幼儿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是以3~15岁儿童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儿童文学本身就是文学上的年龄特点,是由特定的读者对象所决定的。3~15岁的儿童少年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将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0~3岁的婴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幼儿审美需求的文学作品。

(一)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幼儿读物是适合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作品的总称,其含义比幼儿文学广泛。文学作品与各种知识读物均属低幼读物的范畴。

幼儿文学是幼儿读物中的一个种类,它必须具备一般文学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要以生动活泼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多种文学体裁反映自然与社会的各种事物,它在幼儿读物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是“为幼儿”创作的文学,是作者为适应幼儿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鉴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作者在创作时,必须照顾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接受能力,使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幼儿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取得一致。因此,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趣味性,注重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丰富幼儿的词汇和语句;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图文并茂的作品为主体。

幼儿文学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幼儿对文学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文学能引起他们亲切和愉快的感受,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应该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以幼儿的情绪、情感来表现周围的生活,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去欣赏、赞叹,否则,只能是“幼儿题材”的作品,并非为幼儿创作。

二、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充满着其他文学作品不容易达到的、独特的美。

(一)稚拙美

幼儿贫乏生活经验,仅能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理解世界。有些作者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他们的行为表现,将其反映在作品中。如在谭小乔的《小蜜蜜与独乖乖》中,小蜜蜜和同伴互相用自己的爸爸换枪、换猫;不小心摔痛了,就叫奶奶打地板、打桌子,还高兴地喊:“哭!哭!桌桌哭,凳凳哭!”乖独独呢,过生日的最大愿望,就是“不要自己屁股了”,免得调皮时挨打;为了看看飞机的“飞”,把老母鸡甩下阳台……这在成人看来幼稚荒唐的情节,幼儿却觉得十分亲切、真实。

“稚”与“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天真无邪的表现。幼儿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幼儿稚拙的情趣,如《我学猫儿》(赵家瑶):

夜里老鼠吱吱叫,

我学猫儿“妙唔妙——”

老鼠吓得不敢动,

我在**偷偷笑。[3]

(二)纯真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