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巴尔托
有个爱钓鱼的人,
一早就坐在湖上头。
他坐在那里哼了又哼,
哼的歌儿一个字也没有。
这可爱的小歌曲,
里面有快乐也有忧愁,
可是湖里的鱼,
暗中已经把它记熟。
等到歌儿一开头,
鱼儿就四面八方逃走。[27]
这首诗是要说明一种生活现象:钓鱼时要保持安静。但诗人只在诗中讲了一个很风趣的小故事,至于钓鱼的人为什么总钓不上鱼来,留给小读者去思索。
(四)幼儿诗的概括
诗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不是任何生活现象简单的翻版,而是高于现实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抒情诗必须选择和提炼最富于艺术概括力的形象。它越富于概括力,概括生活就越深。诗人要善于提炼那些有艺术表现力的、能够突出表现事物本质的形象。
例如鲁兵的《不知道和小问号》,作者发现上海有些孩子喜欢说:“阿拉勿晓得!”他从这一生活现象出发构思了这首诗。诗中通过两个虚构的人物,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说明只有勤学好问才能做到“都知道”。诗中的“不知道”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懒于学习、不爱动脑一类孩子的概括形象,所以“不知道”这一形象具有典型性。
又如任溶溶的《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诗的主题是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困难无法捉摸,可又无处不在。作者熟悉孩子好奇、富于幻想、喜爱夸张的心理,就把困难比作传说中的妖怪。这个妖怪在全国各地乱窜,到工厂、部队、实验室去给人找麻烦,但都失败了。他就去找孩子的麻烦,变成加、减、乘、除号去难为孩子,但孩子一道道题全算出来了。他又变成小瞌睡虫捣乱,结果全被孩子克服了。“怪物气得七窍生烟,顿时飞出窗子外面……”这时作者接着指出:“新中国的勇敢孩子,哪会屈服于这困难。”概括出了新中国的孩子应有的性格特征。最后还写了让孩子思考的话:“可是怪物不肯罢休,它又到处找人捣乱。它在找啊找啊找啊,也许已经到你跟前。怎么对付这怪物呢?这就该你自己来谈!”读起来意味深长。
二、儿童诗和儿歌的区别
在一些理论文章和作品选中,儿童诗和儿歌不是加以严格区别的,对它们的艺术特色、修辞手法常常是一起来论述的。从文学的分类来说,儿童诗和儿歌总称儿童诗歌,一般就不再细分为儿童诗和儿歌了。所以在《诗选》中,诗与歌全有。如果细致地分析一下,儿童诗与儿歌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主题思想的表现不同
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往往以间接方法表现出来,比较含蓄。儿歌一般是比较直接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教育幼儿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
小弟和小猫
柯岩
我家有个小弟弟,
聪明又淘气,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满头满脸都是泥。
妈妈叫他来洗澡,
装没听见他就跑,
爸爸拿镜子把他照,
他闭上眼睛咯咯地笑。
姐姐抱来个小花猫,
拍拍爪子舔舔毛,
两眼一眯“喵,喵,喵,
谁跟我玩,谁把我抱?”
弟弟伸出小黑手,
小猫连忙往后跳,
胡子一撅头一摇:
“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
姐姐听见哈哈笑,
爸爸妈妈皱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