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好,又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
如今扬州府的人说起知府夫人,可都是‘难怪知府大人宁肯得罪皇上太后,也不纳妾了’。
“徐大夫不要取笑。”
“听说魏大人往塌方的地方去了?”
“是啊,刚让人捎了口信回来,路就要挖通了。他要往里头再去看看。”
“贤伉俪倒是夫唱妇随。”
徐方不是外人,大家已经是几年的老熟人了。
而且他一直对魏家帮衬甚多。
沈寄说话便也不拐弯抹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就怕处置得不好,招了罪过。可是有人不乐见魏大哥在这个位置上的。”
“尽人事就好,这一方百姓心里清楚。我走了,还有别处要去呢。”
“好,路上当心点。”
因为下着雨,中午沈寄便没有回去吃饭。
慈心会的厨子自然是准备给她另外做饭,跑来问季白做些什么合适。
季白想了想,“夫人的性子,之前不留下吃饭就是为了不让厨房格外忙活。今日定然是和灾民一起吃的,你就别格外做了。”
“那怎么行呢?”
“没事,按我说的做就是了。”
沈寄听了季白的回报挺满意,“行,你就和我一起去吃大锅饭吧。”
自然不是和那群灾民一起排队等着,那也作秀太过了。
不过一处吃饭的一些妇女闻说那边凳子上坐着,和她们一样吃窝头、喝稀粥的是知府夫人,还是都忍不住打量她。
小声的议论着,“长得真好,像观音。”
……
沈寄便笑着和人说起她小时候也是饿过肚子的,那时候能有这样的窝头吃也是种幸福。
这么一说,距离很快就拉近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众人看她平和,而且吃窝头就咸菜也的确是不嫌弃,便也和她说起话来。
“没想到夫人也是苦出身啊。”
“是啊,小时候挺穷的。好在我们家大人科举的路挺顺。不然现在,我也比你们好不到哪去的。哎,你们昨儿、前儿,喝的粥也是这么稠么?”
众人互相看看,便有人小声说道:“今儿要好些。”
沈寄笑笑,“那我隔三差五的就来和你们一起吃一顿。他们就不敢煮稀了。”
“哈哈!”
过了两日,沈寄从慈心会回去。
路上见到几个急急赶回的衙役,她便让老赵头停车去问问。
那些人认得老赵头,便告诉他,他们是护送汪同知回来的。
汪同知在安置灾民的时候被埋在了茅屋下。
好容易扒拉出来,伤得不轻。
简单处理后魏大人让赶紧给送回来救治。
这样一来,魏楹便不能按原计划尽快回来了。
沈寄蹙眉,如今局势越来越严峻,刘同知撑不撑得起来?
虽然知道这种情势下,魏楹不能尽早回来是情理中的事,但沈寄情绪还是有些低落。
回到家里,小芝麻问她‘爹爹几时回来’的时候,这种低落的情绪就到了顶点。
她是个女人,也希望家里有事的时候,有人能在前头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