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无错版 > 第17章 我们的敌人也包括了我们的祖国(第2页)

第17章 我们的敌人也包括了我们的祖国(第2页)

小舟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他知道那种倔强。那不是反抗,是**存在本身**的宣言。

第三条信息突然中断,只剩半句话:

>“成都节点暴露……他们用了‘静默屋’……我还能听见外面……他们在拷问阿……”

后面没了。发送时间是四天前。小舟猛地站起身,胸口一阵刺痛??他知道“阿”是谁。阿依娜,成都“人体图书馆”的创建者之一,维吾尔族诗人,曾把整部《突厥语大辞典》背诵下来,作为抵抗文化抹除的方式。她被捕后,家人收到通知说她“因精神疾病接受治疗”。没人敢追问。

小舟握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他知道此刻不该冲动,但他也明白,每一个沉默的背后,都有一个人正在失去说话的能力。

他决定冒险重启一次短波广播。不是为了传播信息,而是为了**确认活着**。

他拆开发报机外壳,取出一块隐藏芯片??那是苏兰临别前塞给他的“幽灵模块”,能在无电源状态下吸附周围电磁残波,积攒微量能量。过去两个月,它一直在吸收大气中的无线电背景噪音。现在,够了。

他将芯片插入接口,调整频率至14。250MHz??全球自由广播联盟预留的紧急信道。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发送键。

没有声音,没有光,只有设备内部传来极其微弱的嗡鸣,像蜜蜂振翅。

五分钟后,他关闭电源,迅速拆除所有部件,把金属零件分别扔进不同方向的溪流。他自己则沿着另一条隐蔽小路向南行进,目标是中缅边境的一座废弃铜矿??那里曾是“火种计划”的备用集结点,代号“灰烬屋”。

三天后,他抵达矿区。矿洞口坍塌了一半,铁轨锈成粉末。他正准备进入,忽然听见里面传出咳嗽声。他立刻伏低身子,摸出随身小刀。

一个佝偻的身影从黑暗中走出,披着破麻袋,满脸煤灰,但眼睛依旧明亮。

“小舟?”那人颤声问。

“你是……?”

“我是陈默。昆明气象站的。”

小舟愣住。陈默,代号“观星者”,负责监测“共感场”波动。三年前被认为已在一次突袭中死亡。

“你还活着?”

“他们以为我死了。”陈默苦笑,“我在静默屋里待了十九天。不说,不写,不动。但他们忘了,我脑子里有整个天空。我每天在心里重绘星图,用北斗七星连成句子,用银河写下控诉。出来的时候,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今晚木星合月,适合播种。’审讯员以为我疯了,把我送进了精神病院。”

“你怎么逃出来的?”

“病人救了我。那些真正疯的人,反而看不见枷锁。他们帮我换了衣服,藏进运尸车。司机是个老兵,他儿子死于‘认知阻断弹’试验,一句话都没留下。”

小舟扶他坐下,递上水壶。陈默喝了一口,喘息片刻,才说:“我知道你在找什么。‘灰烬屋’不是避难所,是坟墓。”

“什么意思?”

“上个月,七个传信人聚集在这里,想建立新的中枢。结果第三天,一支伪装成地质勘探队的特勤部队包围了矿洞。他们没开枪,而是投放了新型‘沉默气溶胶’??吸入后会导致喉部肌肉痉挛,持续七十二小时失语。他们等所有人不能说话了,才进去抓人。”

“后来呢?”

“没人知道。但我在逃出来之前,听到一个看守说:‘这批货要送去‘重塑中心’,重新编程。’”

小舟浑身发冷。他知道“重塑中心”意味着什么??那不是监狱,而是**意识改造工厂**。通过药物、电击、虚拟现实洗脑,让人彻底否认自己曾经相信的一切。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出来后还会主动加入清源行动,成为猎杀旧同伴的工具。

“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因为这里有东西必须带走。”陈默艰难地解开麻袋,取出一本焦黑的笔记本。封面烧掉了,但内页因埋在矿渣下得以幸存。他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和符号。

“这是‘共感场’的共振密码。”他说,“我发现,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回忆同一件事时,会产生一种类神经场效应,能穿透物理封锁,直接投射到他人梦境中。这不是技术,是**集体悲悯的具象化**。”

“你能重现它?”

“我能引导它。但需要三个条件:一个承载深刻记忆的讲述者,一个处于情感共鸣状态的接收群,以及一个精确的时间坐标??最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